新女性主义的觉醒和呐喊——品读夏坚德短篇小说《陌上花》
(2014-08-20 16:51:45)
标签:
蓝蔻小叔子婚姻爱情生命 |
分类: 评论 |
蓝蔻蔻是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这是一个生长在新时代、具有独立意识,聪明、果敢、有才干的新女性形象。强烈的女性自尊、自强、自爱意识使她嫁入传统、保守的老王家后遭遇了一连串打击和刁难,也掀起了她争夺女性家庭地位和人格平等权利的保卫战。这场保卫战就在和小叔子的一系列冲突中展开的。这名既漂亮有风度又干练麻利的省市名记者蓝蔻蔻“下嫁”到老王家后,没想到新婚第二天就被小叔子王小弟“咦哒哒,啊呀额的个咣当!你,你赶紧刨在桌上吃!你到厨房找个小櫈儿去吃吧”一句话给呛住了,自此她和小叔子的斗争较量正式上演。小叔子王小弟是老王家唯一一名学历最高、长相最英俊的正规大学生,可以说被一家人宠着、抬着、器重着,以至于养成了“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有生没教,指手划脚,坐吃等看,一身花痴坏毛病,整天满嘴胡交代”的恶劣习气。他对嫂子的出语不敬没有得到在王家最具权威的老公公一言半句呵斥,反倒是被婆婆和稀泥似的抹过去了。这种男性权威十足的家庭对具有抗争意识的蓝蔻蔻来说是一种压抑,更激起了她的不满和反抗。在得知小叔子将自己的娘家嫁妆,一辆英国蓝翎自行车不经自己同意,随意拿出去卖掉之后,她更是把这个有长相没家教、重钱轻义的大学生十足蔑视到了足底,面对一家人的轻描淡写,帮腔说话,她一句不吭,一点一点一点把那卖自行车的600块钱撕了个粉碎,倒进厕所马桶里冲掉。这是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维护,是对这个家庭随意践踏自己权利的一记响亮耳光!
但是,蓝蔻蔻在这个大家庭中的地位不是靠这种无声的反抗赢得的,而是靠她的聪慧能干、孝敬双亲、顾全大局、宽容谦让赢得的。这个以王小弟为中心的大家庭,一切的开支和话题都是围绕王小弟的上学、结婚、工作调动、买房、买车、供小孩上学、帮孩子解决工作而展开,而把持家里财政要权的蓝蔻蔻没有在小叔子的问题上打一个绊子,总是尽力给予经济资助,这让老王家确实感到心里温暖,还有些许愧疚。就在公公去世后遗嘱上分明写着将60万遗产全部分给大媳妇蓝蔻蔻以弥补自己愧疚之心的时候,小叔子王小弟却不答应了。面对一点不领自己情的小叔子,蓝蔻蔻没有计较,而是将遗产公正而大度地全部分给了老王家的几个子孙,自己分毛不要。小说将蓝蔻蔻与王小弟的较量在结尾处描述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蓝蔻蔻一次到上海出差,在东方明珠高塔上意外地遇到了王小弟,王小弟突兀而热情地搀住蓝蔻蔻,吐出了一句令蓝蔻蔻感到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倒胃的话:“大嫂,蔻蔻!我一直都是爱你的。”这句话彻底玷污了爱情,玷污了家庭伦理道德,使得蓝蔻蔻在与王小弟的较量,成了一种绝对的不对等。在这场人格力量的较量中,王小弟这个天之骄子,高智商低情商的家庭宠儿,彻头彻尾地败下阵来,输得五体投地,头破血流。
蓝蔻蔻对女性地位与权力的维护和抗争还表现在她对婚姻与爱情的抉择和坚守上。小叔子王小弟对婚姻感情不负责任,几次嫖娼被抓,又被妻子田语围追堵截在宾馆里,田语多次向她哭诉想离婚,蓝蔻蔻总是好言相劝。她明白,女人自从嫁进一个家,就和这个家永远地捆绑在一起了,家兴女人兴,家毁女人毁。男人则不同,他可以重新开始,重新拾取自信和爱情。这就是男女的不公,女人能奈何?这些劝语用来说说别人或许管用,但是落在自己身上就不行了。蓝蔻蔻也遭遇了婚姻爱情的背叛和身心煎熬。她没有像田语一样忍辱负重,暗自心伤,她的反抗显得更为理智,也是追求男女平等的无奈和愤慨之举。她选择了在放逐自我中寻找真爱,在和男人们的交往中,她经历了一段不如一段的下坡路,突然意识到“每个人,生活怎么过并无所谓,关键是你从生活中过滤出了什么,最后坚守着什么。”她过滤到了家庭婚姻是一个家族的大事儿,爱情则是要用一辈子耐心去等、去碰才会有的奇遇。有些人一辈子也等不到,碰不着。如果婚姻里没有了爱情,那就让亲情和责任来维系吧。最终,蓝蔻蔻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衡点,这是经过生活的历炼、过滤后的平衡,是明白如何取舍、什么值得坚守后的平衡。蓝蔻蔻对丈夫王苍劲的认同和珍惜,也是作者给女性在处理婚恋问题上开出的一剂良方。虽说有些许无奈,但是否会有更好的出路,这也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文章题目“陌上花”化用了吴越王钱镠和妻子戴妃的典故,是说钱镠在戴妃去娘家久住后,为表相思、催促回归之情,给戴妃写了一封书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寥寥数语,情真意切,后被文人骚客反复吟唱,成为美好婚姻爱情的代名词。此文巧妙地化用此典故,用意虽是蓝蔻蔻规劝田语爱情在婚姻中可遇不可求,不要对婚姻希冀太多,要求太高,但强烈的反差令人在感到悲哀的同时又身受震撼:难道男人就不能如初见般对妻子恩爱始终,情意绵长吗?文章用“陌上花”点题,再次发出了对美好婚姻爱情生活的呼唤和向往,对女性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强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