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瓣膜病人的注意事项

标签:
心脏瓣膜病抗凝药物注意事项饮食保健健康 |
分类: 心脏病保健 |
摘要:由于人工瓣膜(生物瓣膜或机械瓣膜)不是人体本身的组织,血液容易在人造瓣膜及其周围发生凝固,造成血栓,而影响人工瓣膜的功能,如果血栓脱落还可造成血管栓塞(如脑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对人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凡换瓣的病人都要进行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换生物瓣者术后一般只需要抗凝3个月,有心房纤颤者需抗凝6个月;而换机械瓣者需要终身抗凝。
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瓣膜病人的注意事项
那么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抽血了解凝血功能。由于个体差异,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换瓣术后抗凝药用量因人而异,需要医生不断摸索,定量,每隔3-5天化验一次,待抗凝比较稳定以后(大约一个月),可每周化验一次,术后2-3个月会进一步稳定,可间隔2-4周化验一次,最长可3个月化验一次;
2、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在合并其它疾病需服用其它药物时应向医生咨询,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而致药效异常(如阿司匹林、磺胺类、甲氰咪胍等);
3、富含维生素K较高的食物能降低抗凝药物疗效,包括菠菜、白菜、豌豆、胡萝卜、芥菜、西兰花、番茄、马铃薯、海藻、紫菜、海带、绿茶等,这些可以食用,但一次不可多量。不宜进食的包括酒、中药补品、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E等;
4、平时注意避免碰撞,使用软毛刷刷牙,如果需要进行拔牙手术或者其他手术时,最好在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心功能状态较好的情况下进行,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在手术前应暂停抗凝药物2天。如果出现鼻、牙龈出血(血流不止或者血量大)、皮肤青紫、女性月经两明显增多、出血不断,应及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