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耳坠子

(2018-05-28 14:27:25)
分类: 行散
耳坠子


         我最初看到的耳坠子,在祖母的耳垂上。

    《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然而,不知哪个悖逆的人,因为爱美,发明了耳坠子。于是,女人们为了美,不惜毁损肌体,给耳垂打孔,戴上精美灵动的珠子,翠玉,流苏。早已将古人言,当作了耳旁风。
 
       祖母年纪大了,耳坠子也无法让她好看一点,戴着耳坠子,只是做女人的一种标识。一双衰老多皱的耳朵,耳洞大得可以穿过火柴棒,至于为什么耳洞如此宽敞,我妈说,是祖父打祖母时拉扯大的。老一辈的男人,打老婆是家常便饭,扯耳朵,连耳垂都扯出一个豁口。

    幼年时,和祖母一起睡觉,一只手揪着她的耳坠子,手指扣着耳环,才有安全感。这对银质的耳坠,是她唯一的饰物,哄我说,等我长大结婚要作为嫁妆,可她却带走了。婶子们给祖母整理遗体,特意擦亮了耳坠,说老人的耳环,是黄泉路上两盏明灯。年幼的我,虽不怎么在意,但还是在心里为这一对入土的耳坠,感到可惜。不过,比起失去祖母的伤心,那种可惜是轻描淡写的。

     祖母去世后的日子,整个庭院空荡荡,阴森森。总让人觉得,她会突然从灶间走出来,拍着围裙上的灰;从后院里走出来,提着猪食槽子;从鸡窝边转过身来,握着几颗热鸡蛋;从院门里走进来,抱着一捆烧火做饭的柴。

          白天还好,晚间我们像小鸟一样挤在我妈身边,寸步不离,上个厕所都得领着去。原本跟祖母睡的我,也不敢独自进那间房子,只有和我妈在一起,才觉得安全。没有邻居走动的时候,院子静得怕人,我妈,把收音机调到最大声,往黑暗处走,往僻静处走时,先咳嗽几声,壮胆似的。

    平日里,左邻右舍,拉个闲话,串个门子,一院子欢声笑语,日子倒是极敞亮的。
    锄过玉米,油菜小麦还没到收割的时候,院子里有了泡桐树的荫凉,我妈和婶子们坐在院子里,打毛衣,纳鞋底。我们小孩子在一边,玩抓杏核。

     她们做着活儿,如果累了,就停下手里活,给孩子梳理头发。但我发现,她们通过梳理,尝试某种造型艺术。她们会根据发量和长短,编各种辫子,用各色毛线缠过的皮筋,扎得满头都是。而且扎得很紧,整个脑袋都绷着,很不自在。但在跳皮筋,到沙包的过程中,辫子晃来晃去,一会儿就松了,劈头撒发,像个小疯子。

     我有两个发小,一个叫小红,另一个叫丽丽。她们的头发又黑又多,被他妈用彩色腈绳缠绑了很多圈,脖颈后边的发根都提了起来,像许多鸡皮疙瘩。现在,大家脑门上稀疏的头发,恐怕都是那个时候,头发扎得太紧导致的。

      夏天傍晚,坐在门口皂角树下,或者高高的土坡上,细致地用毛线丝缠皮筋。也有时,交换头发上扎的绸子,布花戴来戴去。也会交换塑料珠子的项链,耳坠子。耳朵时常在发炎,流着脓血,耳垂肿的很胖,衣服领子触碰一下,都很疼。耳坠子,黏在耳洞里,摘不下,转不动。两只耳朵热烘烘的,像是多出了一块什么。所以,想和别人交换耳坠子,是困难的。

     丽丽和小红的耳洞,也是我妈扎的。
     也不知道是哪个夏天,后院的花椒树结着紫红的花椒粒,大人们提前备好了绣花针,把我们哄骗到了炕上,先讲一点都不痛,再讲戴耳坠子的姑娘才漂亮,还有,将来结婚,可以跟男方要金耳环,最后说不能哭,一哭会更痛,还得多扎几针。
 
     蜡烛点亮了,绣花针在火里消了毒,婶子把一颗花椒按在我的耳垂上,研磨了几分钟,算是麻醉。我的耳朵,又小又薄,不等我挣扎,一个已经扎好了。微微作痛,第二个耳洞,扎得不顺利,感觉到了疼,我一哭,我妈一急,扎得偏了,但好坏都在耳垂上。

      我这个试验品一完成,丽丽就跑掉了。小红憨厚胖嘟嘟地坐着,自己用花椒做麻醉。小红妈用面粉,捻着面疙瘩,要把面疙瘩粘在细细的红线上,红线刚穿过我的皮肉,轻飘飘在耳垂上荡着。我的第一副耳朵,就这样顺利挂上耳朵。
  
     小红哭都没哭一声,扎好耳洞乖乖坐着。丽丽被她妈抓了回来,两个婶子死死地控制着,我妈拿起绣花针,极其娴熟的扎了下去。婶子们将头扭到一边,看都不敢看,仿佛是面对一场大刑。

     新扎的耳洞,常常流血化脓,要不时的拉动转圈,才不至于长进皮肉,前功尽弃。我妈费心费力,帮我度过困难期,不惜浪费菜油,用筷子尖点了润我的耳洞,清油很凉爽,缓解了我的痛苦。每次疼得想拽掉,就想起为漂亮,美丽的理由,想起嫁人结婚的金耳环。再加上我自小要强,在丽丽的耳洞已经长合之后,更是想为我妈争口气,显得自己很坚强。

     我妈唯一的陪嫁梳妆匣,已经归我。并不值钱,却非常珍贵。它被我的耳坠子填满,像当初被我妈的鞋样子填满一样。每一天清晨,我坐在梳妆台前,打开匣子,挑选适合的耳坠子,定睛看一看自己的模样,能看出我妈的样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若有损毁,即是不孝敬。我妈亲手给我扎了耳洞,我得认认真真戴下去,美丽下去,否则,便也是不孝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雨的缝隙里
后一篇:麦收之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