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天的述怀

(2016-11-26 20:08:59)
     母亲冬天的记忆,是进山打柴,是一连串故人的名字:天明,明香,菊香,会香,改香,改秀,明祥,鸿祥,天海,海莲。

     冬天,生产队没了农活,土地结冻,大人领着十二三岁的孩子进山砍柴。早上四点多起床,擀了面条,吃完饭,踩着雪出门。有月亮的早晨,月光雪色冷到结冰,上山的路上,眉毛结了霜,嘴里呼出的白气,将围巾也冻住了。下一个坡,上一个山,再翻几座山,有时会遇见一只狼,人们就开始喊:狼来了。砍柴的人很多,如同赶会,狼听到呐喊便跑掉了。它不像狗跑得那么快,只是慢慢地走。 一说狼,孩子们都走到大人中间,大人们故意吓唬孩子,说狼爱吃小孩。

    走到一片柴多的地方,人们争抢着占一块,像割麦子一样,砍好之后,打成捆。到了十二点,大家坐下来,拿出干粮和水壶开始吃饭。有时候,山上的柿子落在地上,被柴草掩盖,扒开柴草,结冻的柿子像冰棍一样好吃。

    背着打了捆的柴,往回走。上山满头大汗,下山又冷到发抖。力气和热量渐渐消散,柴捆沉沉地压在身上,沿着长长的来路回去,走渴了,就敲开河里的冰,趴在河面上,掬了水慢慢喝。

    走过极长极陡的枉死鬼坡,才能到家。有时候,是七八点,也可能九十点,天彻底黑了,继而烧锅烧炕,沉沉的睡上一晚,隔日再进山去。

    这是真实的记忆,住过山的人,真的这样生活过,离开山很多年后,他们还能清晰地给后辈们讲述,大山里的恩赐与艰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劳作与优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