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米丽.迪金森说:书籍是一艘快艇。便捷,迅速,低廉的旅行。真正的旅行不易达成,于是我往这文字里去,时时刻刻,只要愿意,就能旅行,就能去看想见的人。这是不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自我娱乐呢?
如果不是为了考试,读书便是一件凭借兴趣选择的大好事。我的生活,读书占据了一部分,不是强迫,是自觉自愿。这种自愿,始于三四年前,也记不得从哪里看到的一句话:书到今生,读已迟。仿佛是这句话,让我觉得紧迫,像有什么任务等着我去完成,于是开始催促自己,投身其中。
之前十几年,读书时间颇多,书籍资源丰富,只因青春无限,根本没有闲工夫在读书上消耗。现在,感谢岁月恩宠,我已经有了基本成熟的心智,也逐渐遵从自己,遵从内心,认真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寻找到了适合的生活方式,安然度日。安然,是读书的先决条件,同时,读书也能使人越来越安然。毛姆说:“读书是一种不需要玩伴的娱乐”。成人的世界,没有谁能一直做你的玩伴而不觉厌倦,所以自娱自乐的读书,正是一个好的游戏。
起初,我对书籍的选择,全无主张,基本瞎撞,或者依赖别人的推荐。买过一些不对胃口的书,看不了几页就搁置了,比如蒙恬,加缪,尼采。也有的,时下流行的美文系列,文字美到绝色,只是一本书里全是这样的语气,会把人读得傻掉。篇篇如此,便觉得没味,内容空洞。多数书籍,都是对的,耐咀嚼的类型,这其中,散文类,诗词类居多,小说到了我手上,一两天就结了,永远就结了。不过也有特殊的,比如王小波,迟子建。读几遍,每一遍,都有新感觉。慢慢地,选择书籍,喜欢偶遇和喜好读书的志同道合者有意无意的推荐,在此,真要感谢常常分享读书心得的博友,比如贾柯,古意梅儿,人间草木,雪小禅,独步无尘等。
读书是因为好奇,好奇外边的世界,好奇那些永远不能亲历的陌生和远方。读书也是灵魂的相遇,相遇时的共鸣和欢喜。也或者说,读书本没有意义,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是为了精神的玩耍。茨维塔耶娃的信里写到:“忘乎所以的人是幸福的!我只有在书中,在读书的时候,才会忘乎所以!”“每一本书都是对自己生活的盗窃。读得越多,会得越少,因此我便想自己生活。”“书籍是毁灭,书读得多的人是不会幸福的。要知道,幸福总是不知不觉的,幸福就是不知不觉到来的。”这样的观点,我不是十分认同,听起来有点不得好死的预言,真令人沮丧。
书籍很多,有趣的书籍却很稀少。多半书籍,都是来谈经验,来教育人的。这些书自然有它的用途和功效,但有趣更能凸显读书的娱乐性,若能寓教于乐就更好了。以前读王小波小说和杂文,就觉得有趣,余华的小说也能给人带来有趣的体验,近年却鲜有遇到,这只能说明我读得少,或者读偏了,迟子建写东北的小说,倒也有趣,淳朴自然的民风令人感动。这回,班长同学推荐的《河童旅行素描本》和雪小禅推荐的陈丹青《谈话的泥沼》,真能说有点趣味。 陈丹青的访谈录,话里有刀锋,读着觉得真,觉得犀利。他个人冷峻中的幽默诚实,也特别陈丹青,个性的光芒最是可贵。
河童先生的素描本,读过才知道什么叫做:超级好奇宝宝。
《制造伪钞》“我从小就有种毛病,只要是有人跟我说:
‘那不能做!'就会心痒难耐,反而想做做看。其中最想试的就是制造伪钞......即使是这样,朋友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的模样让我蛮感动的。一同守着秘密的几个死党彼此不时使眼色,颇有一种惊险刺激的快感......或许当初还有点善良市民的罪恶感,觉得全部画出来不太妙的缘故吧!”
《用眼睛吃东西》“每次发现好吃的东西,总是嘴里一边喃喃自语;‘看上去挺好吃的’一边用眼睛品尝。有次在旅途中买了鲜鱼带回旅馆去,却没法烹调,只好一个劲地用眼睛吃。这叫做‘目食之乐’。”
《立花隆先生也有病》河童先生酷爱收集,立花先生收集的全是别人口中的'破铜烂铁'譬如:“饲养过的猫的胡须,香港脚药膏,快要朽烂的皮革公事包,据他的说法,这些东西充满了年轻时期的记忆。”
《猪言猪语》中讲到深夜工作时,有跟老友通电话的冲动,伤脑经的是,一位叫做玉村丰的先生最近忙于农耕改成早睡。“由于他白天要到田里,所以大多不在家,只要抓对时间找到他,我总会先学猪叫跟他打招呼,很高兴对方也跟着用逼真的'噗——噗——”声回应,猪言猪语也能通,就这样互叫了大概有一分钟之久。有一次,一位编辑到他家里去,刚好看到玉村先生对着电话筒一直噗噗叫,露出了极为担心的表情。”
《先试吃再说》“20岁的时候,不知吃了多少种类的花朵,曾经吃到肚子绞痛,疼得滚来滚去......我心里这么想,这家店插有各种各样的花,为了要解开这个谜,便吃吃看花瓶里的玫瑰,百合,郁金香等的花瓣。听说现在有推出花料理的餐厅,不过对于花的种类和料理方式应该有所讲究吧?像我吃下去的生花瓣不是苦便是涩,实在是连好吃之类的客气话也说不出口。过了一会儿,不知道是不是肚子里的花在生我的因为有趣而吃的气,报复似得猛烈腹痛一阵阵袭来,朋友们眼睁睁地看着我满地打滚,还哈哈大笑。我张开沾着花粉变成黄色的嘴,认真地说;‘我不想在没试吃之前,就判定它不能吃!我认为让自己信服是最重要的事。”
读河童先生的书之前,我低落苦闷的心情难以言表,读了文字,忍不住傻笑。笑什么呢?居然还有这样可爱的人,有趣的先生,好像自己也曾有过好奇的想法,但最终还是没有付诸行动。最后另一位有趣的先生,转过身来,认真地同我说话,他也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懂得生活趣味的人呢!在阅读中,体会的是目食之乐,这种乐趣,有时候,真的就乐进了心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