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念去去
念去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16
  • 关注人气:1,6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清秋学员毕业点评】孙琪山篇

(2015-01-04 22:22:37)

不断超越自我的琪山

冷清秋  


    琪山是老学员了,琪山的写作也是一步步稳扎稳打提升上来的。与有的勤奋的学员相比,琪山作业的数量可能算是偏少的,但是好在递交的每一篇作业都足够用心,因此质量弥补了数量的不足。

  其实一个学生学习进步的快慢,主要看两个因素。一个是勤奋刻苦的程度,一个是领悟的能力。如果自己的基础差起点低,那么勤奋是不二的选择。对于琪山来说,因为入班时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技能,因此不一味地追求数量,而把重心放在作品的质量上,这个选择是有其道理的。而且效果也在一篇篇作品上体现出来。

  整体来说,琪山在学习上最大的进步就在于,作品不再只是依靠事件来充实情节。

  把整个情节事件化,通过故事的形式来达到好的阅读效果,这是很多写作者一开始常用的创作手法。因为这种写法通常都文笔简练,叙述流畅,讲述曲折,所以很受到编辑的欢迎和读者的喜欢。但是问题也很突出,就是过于依靠素材本身的效果。需要不断地追求新鲜的情节。这虽然也不算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一味地依靠情节的新奇曲折,会让创作受到很明显的局限。

  因此,如何走出这个依仗故事来完成情节讲述的习惯,就成了琪山写作能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的关键了。

  可喜的是琪山自己能认识到这一点,在后续的作业里,不再一味依靠简练的叙述来推进情节,而是开始放缓节奏,试图采用生动活波的语言来调节产生效果。这使得句子和行文里开始渐渐产生了韵味。这些改变是从一个一个细节开始的,通过一篇篇作业的积累,最终在《分红》这篇上得到了明显的呈现。

  琪山的《分红》这篇作业有一些很突出的变化。一个表现在讲述上,不再依靠单一的情节推进,而是更多的仰仗对于细节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来达到效果。所以整个事件本身听着平淡无奇,事情的发展其实也没有太多的东西能够讲,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事情,字里行间却充满着童趣和对于生活的期盼。

  而这一切其实是发生在生活匮乏的那个过去。之所以没有感受到生活明显的压力,除了小孩子乐观的天性,自然也离不开家里大人对于孩子的关怀和爱护。这些都没有在明面上处理,而是隐含在事情的背后——这就是琪山通过学习后,学到的另一个重要的写作技巧:

  把你要表达的东西和情节里的事件分开处理,事件担负吸引读者,而真正要讲述的东西隐藏到事件的细节中或者放置到情节背景里,这是个很有效的方法。

  所以,前面是爹和“我”生动有趣的讨论,到了后面的情节则衔接到了“我”和别的孩子的打赌。其实这些都和核心事件“领分红”有点距离,但是琪山在处理时却把这些作为了讲述的重点,而具体的分红过程却只是百十字一笔带过。即便到了结尾,闯了那么大的祸,结果也只是落得娘一声埋怨,而这娃子心里惦记的却还是被许诺过的一个作业本可能要泡汤。孩子能有这样一个轻松的心态和成长氛围,不用说背后有着爹娘怎样的付出和疼爱。但是这些却都没有在情节里直接讲述。而是把精力转而去讲述一个年终的分红,通过分红事件带出孩子成长的氛围,再通过这个氛围让读者感受到父母在背后的那份无言的付出。就是这种错位,让这篇具有了不同的效果。

  显然,抓住了写作的诀窍,就会不断的推进下去。所以在后来的《请勿触摸》中就更进了一层。这回写的不是人了,而是几套旧兵器。但旧兵器也只是个引子,琪山试图通过对于它们遭遇的讲述,带出背后其他的某些东西。

  其实这篇的主要意义还不在于这些技巧构思,而是能够有意识地进行不同的锻炼,像把讲述的主角从人替换成物件。也许对于一篇作业没什么,但是如果每一篇都能有这样的意识,能够主动地去尝试不同的写法,坚持下去,对于学习显然是个很明显的帮助。

  对于任何一个学习的人来讲,你的基础好坏都不是最重要的,能不能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不断地学习不同的创作手法,始终保持着一股积极的学习劲头,这是决定你进步大小的一个关键。琪山在这上面做得很好了,随后要是能够兼顾数量,对自己写作的提升会有更大的帮助。毕竟,写作终归是要着落在写上,通过不断地写,能更好地磨合学到的各种技巧,同时营造出足够多的机会,对创作进行尝试和摸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