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说研修班】与同学说293-301

(2013-06-17 11:22:36)

293

找到自己擅长的,并把这种擅长从优点发展成为一种风格,那么自我的创作就开始变得成熟了。

 

294

  是的:阅读是学习,点评是学习,探讨是学习,总结是学习,创作更是学习中的学习。学习几乎就是无处无刻不在。

关键是要用心。

 

295

 说的好。学习需要直言。直言不是苛刻,而是认真。

 

296

 这可能是大家对于人物形象和人性本身理解的不同或是期待上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见解。讨论这个是很有意义的,可以让彼此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所坚持的核心。

 

297

  其实真正有自我想法的人,是不会受到作者的自我解剖的影响的。他们往往会通过作者本人之口,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所坚持或纠结的具体是什么。

当然,创作谈放出的过早,会对某些读者的意见表达产生干扰,把握住恰当的时机就好了。

 

298

 小小说处理人物时,在选择环境上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把人物放置到极端或者说是不寻常的环境中,比如战争或者遭遇重大病痛之类的时刻,一种是放在日常的琐碎事务里。两种方式有不同的效果。

 

299

  没错,主题很重要。另外主题要跟得上当前形势。比如如果现在你才去写要致富先修路的话,估计很难写出看点。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些。

但这并不是说这些不能写了,只是讲不好写了。

 

301

  是的,自我内心的困惑和反省会是一个有分量的主题。

  可能不同的写作者对于材料的关注点不太一致。魏柏林同学重点在于父亲,我忧虑的则是父亲一心寄以希望的孩子的未来。这主要是因为,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讲,为了孩子,一个父亲在内心中可以用爱的名义来抵挡道义和人格上的自我指责。当然这依然会造成煎熬,而这就是魏柏林同学试图表述的。

  我想,这种阅读上造成的差异并不足以成为一种“遗憾”,因为面对一个事物,大家各自的感受本来就可能各不相同么。更关键的是,我们是在探讨写作,而不是简单的讨论作品,因此就必然在“作品这样写”了后,提出“作品还可以那样写”的话题。

按照魏柏林同学的设想的话,文中两个地方处理得很有味道。一个就是评价大鱼吃小鱼的那处,这里自然地让人物对自己的行为做了隐含的评价。另一处就是梦的设计,这点好的地方在于,对于道德感或是人格的保持来讲,即便是轻微的思想“出轨”,也是对于自我信念的一种亵渎。一种轻微的念头,就已经是一种恶的表现。处理成这样,达到了举重若轻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