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说研修班】与同学说218-225

(2013-06-04 12:07:13)

218

是的。最终都是为了那同一个目的。所有的方法也都是为了更好地达到那个目的。目的优先当然不是指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因为没有恰当的过程保证,最终不但会达不到目的,反而可能离目的越来越远。这就是所谓的欲速则不达。因此,目的明确,然后策略得当,最后要假以时日。


 

220

 

确实。拆迁既可以和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联系到一起,也可和舍小家顾大家融合到一处,同样也能与政府行事作风和对于民情的体恤与否挂上钩,还能把镜头拉远,通过旧房屋街道的消亡,对以前人物和事件产生追忆等,所以说这个话题既有热度,也有深度和广度。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品味的素材。当然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好的入手点或是更具体且有意义的主题,这样才不愧对这番辛苦。


 

221

很多现象背后都牵扯到很多因素。就像前两天看到报道整治成都电动车违章驾驶的问题,里面牵扯到了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还有路面的行使权的相互侵占,四轮机动车的违章停放,公交车站点设置的不合理,道路规划建设时没有给电动车留出必要的行驶路道等。简直是一团麻。所以任何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都有复杂的相互关联。我们写小说时,有时会可以简化这种牵扯以便使矛盾更集中和突出,有时却又要尽力深挖背后的那些东西,让更深入的底层矛盾清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但无论如何处理,首先作为写作者的我们自己,却要先弄明白这之间的种种牵扯,然后才能做到对材料熟烂于胸,才真正吃透。


 

222

 看得很准。时代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和那些在均将建设浪潮中受到损害的群体,不只是同情心,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像陈柳金的《奥林匹克马》以及《灵魂远去的村庄》都是类似的作品。


 

223

本文有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就是结尾处的那个在工厂门口吵架情节的补叙。在全文已经结束后,再通过人物的自我意识,把时间倒回先前,来补充解释上面结尾处人物所作所为的内在情感因素,这种把背后的事件和表面上的事件拆开来分别讲述的手法,使得主线情节更集中,也使得对于人物的塑造更有层次感。这如果是作者的有意而为,那么这个设计做得很好,如果是无意间写出,则意味着有着敏锐的写作意识。无论是哪个,都做得很不错。
  学习,不但要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要学会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因为只有明确意识到哪里好了,才不会简单地沮丧没能写出一篇成功的文章,也才有可能把长处更好地发挥下去。


 

224

许多好的地方都是以很碎的形式存在于这里那里,要学会收集和总结。并通过讨论更深入的认识,再通过心得总结成相对更有系统性的认知。


 

225

小说本就是虚构事件,但是小小说有一种特殊的写作情形就是,把写小说本身当成小说的内容。就是虚构一个人如何写小说,并通过此实现真正的主题。这篇就是如此。大家应该看到过类似的写法,很值得琢磨。这是通过再现一篇作品的构思过程,或是通过这个过程,来带出真正要表达的主题。这种手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试图混淆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所以所产生的最大的阅读趣味,也正是由于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