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说研修班】与同学说 137-142

(2013-04-15 10:16:33)

137】

有些东西是相通的。因为训练的不只是简单的技巧,也有能力。如果技巧无法简单移植的话,但是能力确是可以跨越任何外在的障碍的。因此散文也好,诗歌也 罢,都只是形式上的差别。起码在意象上,以及象征手法上,与小说都是相通的。有散文和诗歌的功底,这种潜力迟早会体现出来。当然,刀要磨才快,多与同学们 沟通交流。

138】

  看得多了就会发现,小小说是有一些门类可以归纳的。有的突出塑造人物,有的突出讲述事理。有的在人物塑造上极尽渲染,有的则主要着力在事件推进上。

大家可以多注意观察和归纳一下。这对于开拓自己的写作范围,调剂写作手法有不小的帮助。就比如,如果你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小说中的人称的问题的话,那么就很难有意识地分别去写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小说。而也不容易注意到,即便是第一人称小说,也有作为观察者的旁白式,和事件参与者的直接讲述式之分,当然就更不容易意识到去琢磨像第一人称隐藏式叙述和书信体式的叙述的异同了。

139】

  小小说中辅助人物出场的方式,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多多少少事先做点铺垫,二是先出场,出来后再补充背景。但是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人物没有铺垫直接出场,出场后也不再做背景补叙而是直接参与事件。

当然,如何处理的效果才好,还要到文中去揣摩。

140】

  文体之别可能是每一个写作者都会遇到的困惑,我的经验是,先别去刻意地试图弄懂它,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写出不同效果的作品出来。你写着写着,就会有人告诉你,某一篇或是某几篇写得就是小小说。到那时,就不必再纠结文体,而是可以确信,自己是能够写出小说的。

小说的目的是什么?显然不是文体,所以,无需过于纠结这些。这就像孩子刚开始学话时,那呀呀之语算是“语言”么?但是说着说着,就真的会说话了。作为小小说初学者的我们,也是如此。

141】

所有的学习首先都是从规范开始。等学到了一定程度,就开始脱出这些范式的限制,等再进一步,就无所谓规范和脱出规范了。因此有时候不同的人会就同一个 问题给出各异的建议,原因多半可能是,大家本就处在不同的状态之中,因此倾向各有不同。所以,很多时候,讨论不是简单的接受或是拒绝对方的建议,讨论的关 键是通过交谈,借助对方的眼睛,看出自己的优势和局限。

142】

  乡村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根,也是曾经的立国之本。但是现在乡村却成了大家都要跑逃出去的地方,这种转变背后的因素,是一个直接关联到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的深厚主题。可以好好挖掘。

  另外,现在一直在提“新农村”,应该也是国家对避免出现不良后果的一种努力和尝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