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研修班】与同学说129-136
(2013-04-15 10:13:19)129】
大家应该都对喂孩子吃药的麻烦有印象。这就像沉重的主题对读者会造成压力一般。为了折中,照顾的作者深度表达的渴望,以及读者轻松愉悦的普遍阅读诉求,因此“糖衣药丸”就成了一个值得推荐的选择。就是所说的,首先要有一个好看的故事,然后,则要在这个故事下赋予深刻的思想。通过这样,在轻松中实现沉重的主题。比如,王奎山老师《打野猪》。
130】
说到了点子上。而坚持的关键在于,不因为一时看不到明显的进步而气馁。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事急不得。这就像老农种庄稼,种子就在土中,看护好,来春必定发芽。
131】
相对于学习来讲,其实“高手”是我们“自己”,因为大家都明显知道,提高就是要交流,要主动去提自己创作中遇到的麻烦,以及去观摩和讨论别人作品中的优缺
132】
确实是这样。创作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创作上的苦闷期,要么是灵感枯竭,要么是运用的语言突然变得苦涩无味。解决的办法可能就是先放一放,适当的写,然
13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习就是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其中的关键就是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更关键的是,不要因为看到对方的短处,而忽视了对方的好的地方。这就是一直所讲的,仔细看同学们的作业的好处。这么讲,从同学们的作业里是最容易学到东西的地方。因为好的和不好的都很明显。而从那些成熟的作品中却要费周折,因为你先得把浑然一体的作品给拆分开,然后才有可能真正学到。这实际上是一个技术活。因为对于有些人来说,经常是,能够感受到名家名作的好,却无法有条理地说出好在那里。另外也不排除这样的情形,就是看了半天,都说是名作,却没感觉出好在哪里。关于这一种情形,借用我先前采用过的一个标题来描述就是:有些好,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那些好作品,有的确实是光华四射,但有的也的确是初看好像貌不惊人的。其中王奎山老师的一些作品,对于一些初学者,很可能就是后一种感觉。读后没感觉到不好,但是也说不出好在什么地方。这既是水平的问题,更是观念的差异。所以,最初的学习,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容易上手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