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秋闲读之十六

(2012-09-29 11:05:04)
标签:

杂谈

新瓶与旧酒之间——评庭院深深《初恋》
文□冷清秋


  小小说虽然已经波澜壮阔三十余年,但文体形式的研究和确认目前还处于发展探索之中,因此小小说到底有多少种写法,还不得而知。  
  但有一种写法效果是很明显的。就是压缩在有限的时空里,于局促中把情节展现出来。庭院深深同学这篇《初恋》,把地点设定在海边的张望,始终让人物处于焦灼的等待之中,一步步地把情绪推向饱满,以至于最后跌入痛苦的深渊,把思念幻化为一只誓把大海填平的鸟,这种歇斯底里,这种永不停歇的苦苦坚持,这种以命相博的惨烈和无望,最后都被那满腔的悲愤熔铸为一位少女对于爱的执著。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自开天辟地以来,有三个悲情人物,一个是撞不周山的共工,一个是逐日的夸夫,还有一个就是本文中填海的少女精卫。以我有限的阅读经历,少女精卫应该是传说中最后一个,对于爱有着执著信念的绝唱了。再往后,无论是同样身为传说的哭倒长城,还是文学创作下的六月飞雪或是记录中的大旱三年,都再不曾出现过精卫这般看似弱小,实则豪气云天的女子。为了爱无所畏惧无所顾忌,也许疯狂,却是真的让人痛之惜之。
  所以我觉得,庭院深深同学选取的这个人物,就执著来说,人物形象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选对了角儿,剩下的就是如何把戏给排好了。
    目前作者把结尾停留在陶渊明的诗句中——那是一千六百多年前陶公的独家感受——实际上削弱了前面的努力。因为诗句中指向的是“英雄志”的情结,而作者从诗句的字面中撮合出了“儿女情”这一情愫。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有效,即借用了神话人物,又与诗句相区分开。这种同中之异,决定了作者不能仰仗前人的讲述来达到自我的目的。
    因此,在我看来这个结尾,即可以以少女对于爱情执着的升华为结束,也可以更好的延伸进“现实”,来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怀或者赋予更强烈的“现实感”。
    问好庭院深深,这一篇很有想象力,在众多的“初恋”里也极具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