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谷雨之时,仲春之末,是春天与夏天的连结者。
古人有“雨生百谷”的说法,并将其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民间在这天有“走谷雨”的风俗,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是户外田野中走动一圈。寓意着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在南方,谷雨时节要摘春茶,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能清火,辟邪,明目等。
在北方有食香椿的习俗,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并有“雨前香椿嫩如丝”的说法。
除此之外,还有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
随着谷雨节气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人体内也出现了湿热之感,这时,养生要根据自然节气的变化进行调养。
中医讲“春养肝”,这时要抓住春天的尾巴,赶紧调理肝血。此时的食疗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最适宜养肝的蔬菜是菠菜。
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入肠、胃经。有利五脏、通血脉、滋阴平肝、助消化等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对春季里因为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和贫血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保肝护肝茶】黑枸杞 昆仑雪菊 黄芪
养生功效:保护肝脏,缓解因过度用眼和饮酒对肝脏造成的损伤,对肝脏机能恢复有显著效果。
春天,肝气旺盛,脾衰弱,但在谷雨期间,脾却处于旺盛时期,而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旺盛,利于营养的吸收,所以此时正是补身的大好时机,但要适当的进补,不宜过,古人有“四季不食脾”的说法。
谷雨时节养生最重要的是健脾祛湿,可选择食用祛湿效果良好的食物,如:红豆、薏仁、山药、冬瓜、藕、海带、竹笋、鲫鱼、豆芽等;其次,要加强身体锻炼,扩大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运用物理法排除体内的湿热之气,以与外界达到平衡。
晨起喝杯水: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同时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少吃燥热物:选择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比如:荠菜、菠菜、马兰头、香椿头、蒲公英等,这些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的作用。春夏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
知味者更懂生活
投稿:foodreport@savo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