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魁星点斗

(2009-12-19 16:43:01)
标签:

魁星点斗

瓷片

青花

明成化

杂谈

分类: 鉴赏篇
魁星点斗图

魁星点斗

    瓷片爱好一族,对瓷片中有完整青花图案的尤为珍惜。好友来电话让我去看他新得的几枚瓷片,一堆残片中的两枚青花碗底吸引了我。两个图案几乎一样都很完整,画面上一个小鬼双手高举,捧着一只“斗”,一条腿抬起在做跳跃动作,动感很强。画面上还点缀着一本翻开的书和几颗星星。主题画面是由鬼和“斗”组成“魁” 的象形化。加上星和书,构成“魁星点斗”图。碗底的落款一个是“大明嘉靖年制”,一个是“大明成化年制”。从青花的发色和碗底圈足看,它们同是明代嘉靖时期制品。看到这两枚文化底蕴含义丰富的瓷片,我心中非常喜欢。
     从魁星的构图看,明代和清代有较大的差别。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魁中》,对“魁星点斗”作了详尽的描述:魁星神像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意寓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从这两片明代残碗底上的魁星点斗图看,小鬼是双手捧的,也许画面上翻开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本考生名册,中的名册就是中试人这两块瓷片上的图案,为我们研究明代魁星点斗图,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从绘画的手法看,这两片瓷片采用的是单线平涂法。把纹饰轮廓用线条绘就,再填上青色,往往上色时许多图案的青色料超过了轮廓线,这正是明代晚期青花图案的一个特点。时景德镇民窑生产达到了兴盛时期,在吸收前期绘画的基础上,青花纹饰和青花绘画面向生活,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瓷器青花中的人物题材非常丰富,常见的有寿星图、婴戏图、百子图、攀枝娃娃图等,神情活泼,画艺娴熟。这两幅魁星点斗图显示出了民间艺人丰富的思维及不受拘束、大胆创新的精神。当时器物底款常用“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寄托款这两片瓷片上随意书写的底款,手法熟练自如,体现了民窑款识书法的恣肆风格。经过和朋友交换,魁星点斗终于成为了我瓷片家族一员,为我探讨古代民俗、民风增加了一个好教员。[原创勿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