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亚德里亚海滨的“君临城”(下)

2025-07-14 10:00:02

在亚得里亚海的波光粼粼中,杜布罗夫尼克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珍珠,散发着独有的魅力。怀揣着对这座古城的无限憧憬,我踏上了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在2公里的城墙上,每一个转弯,每一处眺望,每一次回首都是强烈的视觉冲击。

瑞福林堡(Revelin Fortress),这座始建于16世纪的堡垒,如一位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古城的东北入口。其西侧通过一座石桥与古城的普洛切城门连接。从桥上可以看到杜城旧港口的船只。

它不规则的四边形结构,在岁月的打磨下愈发显得厚重。站在堡垒的顶部,海风拂面,极目远眺,整个古城和港口的景色尽收眼底。

贡杜利奇广场位于大公府西侧,曾经是个热闹的农贸集市,出售来自周边村庄的新鲜农产品。

广场中央竖立着伊万·贡杜利奇纪念雕像。他是克罗地亚诗人和剧作家,其史诗《奥斯曼》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艺术与文学繁荣的杰出成就。

耶稣会阶梯是杜布罗夫尼克的另一个地标,由罗马建筑师Pietro Passalacqua1738年修建,巴洛克风格的凹凸造型在视觉效果上似乎在模仿罗马著名的西班牙台阶。

踏上台阶的那一刻,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琳娜•海蒂裸体走向城堡的场景,现实与剧中场景的重合,让我有种穿越时空的奇妙感觉。《权力的游戏》的粉丝们很快就会认出它,因为瑟曦著名的 “赎罪之路 “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阶梯的最顶端,坐落着圣依纳爵教堂(poljana rudera boskovica)16世纪的杜布罗夫尼克主教命令当时新成立的耶稣会建立的。据说这里保存有杜布罗夫尼克老城最古老的大钟。

教堂外的小广场也值得逗留,建筑分别体现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等不同的建筑风格。

历史上杜布罗夫尼克曾历经两次严重的天灾人祸;第一次是天灾,1667年发生的大地震,老城严重损毁,重建后的300多年,1991-~1992年又遇上了人祸。1991年克罗埃西亚宣布从前南斯拉夫联邦独立后,这里遭受了反对独立的当时南斯拉夫联邦的塞尔维亚、黑山等成员国的围城炮击,历时长达8个月。老城没有被攻陷,但是严重损毁。战后在联合国帮助下重建。

远处建在东南角高处的圣伊格纳乔教堂虽然没有高大的钟楼,它的立面与十字架很显眼。

如果来到杜布罗夫尼克,不上城墙走上一遭可谓是白来了一趟。因为世界上没有其他城市像杜布罗夫尼克那样完美地保留了他们的中世纪城墙,这就是杜布罗夫尼克早在197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酒吧之一"的悬崖酒吧,直接建在老城城墙外的悬崖平台上。氛围独特,错落有致的岩石上摆放着小桌椅,直面海风欣赏海景,静坐小酌无比美好。痴迷的望着远处的海面发呆,只愿时间在这一刻停驻不前。这里曾是韩版《花样姐姐》的取景点

站在城墙之上,不论是望向碧浪粼粼的亚得亚海海面,还是城内那一片橙色屋顶,绝美的景色尽收眼底,闪亮的赤陶瓦正在低声诉吟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走在南面城墙下的小巷里,直面闪着光彩的红瓦、修道院的四方院、教堂钟楼的尖顶、载满历史的古城墙……在这里,时光仿佛停滞,恍惚间重回中世纪!

杜布罗夫尼克的每一处景点都像是一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兴衰荣辱。在这里,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真实。

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古老与现代相融,让人沉浸在一场永不落幕的时光盛宴中,流连忘返。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