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修改稿--详案)
(2014-10-20 23:33:5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案论文 |
条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王方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94-95页例1,做一做。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每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图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本节知识的学习为今后学习以一当几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奠定了基础。在内容选择上,教材以日历的形式呈现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月的天气情况,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内容层次上,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呈现了统计表、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再给出条形统计图,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并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教材注重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旨在让学生学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分析数据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优势。
学情分析: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有一定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但经历统计的过程还不够丰富、熟练。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认识条形统计图,是后续学习以一当几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对比,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认读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会认读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统计必要的真实数据作为情境,为学生准备作业纸、条形统计图、学具等材料。学生准备草稿本、铅笔等必备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收集数据:
1、谈话:最近老师们发现一件怪事:校园里经常有一些还很新鲜的水果被同学们扔掉了,经过调查才知道:那些被扔掉的都是同学们不喜欢吃的。这样非常浪费,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呀?所以今天趁这个机会,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有哪些,以后食堂在采购的时候就会尽量多买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了。
2、怎样才能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吃哪些水果?
老师从同学们的投票中选取了几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水果,请同学们先想一想,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水果等下我们来进行一次投票。
课前老师给每个同学的桌上放了一个磁吸,同学们先静静地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哪种水果,等下上来的时候就把磁吸贴在这个水果的上面。听明白了吗?看看哪个小组坐得最整齐就请他们先来!
第一小组已经投好了,你们能看出什么吗?(喜欢某一种水果的人数最多)这个图非常清晰对吧,那我们就建议学校以后多买这种水果,怎么样?(不行,他们小组的人喜欢不代表全校的人喜欢)有道理吗?那我们还得继续投,让每个同学都参与投票是吗?
请下面几个小组也来投票。
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
1、现在全班同学都选完了,你能看出什么?
(喜欢什么的最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看这个最长,放的磁吸最多)
观察得真仔细,这个图很直观地能看出喜欢哪种水果的最多。
如果想知道喜欢吃每种水果的有多少人可以呢?(数)
2、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
(学生数,老师将数字填在对应位置,并画出表格)老师给它加上几条线,它就变成了?(统计表)这个我们以前就已经学习过。这个表格跟上面的图对比,它好在哪里?(很清晰,不用数)不用数就知道什么了?
3、引出条形统计图:
那我们把这个统计表请到屏幕上(并填好数据)。请看,如果没有统计表了,你们还能清晰地看出喜欢每种水果的有多少人吗?那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老师给你们介绍一种新方法,请看(根据实际的数据点对应的PPT),看到什么了?
(有很多格子)接下来老师就要用这个格子图来表示出喜欢每种水果的有多少人,请看下面横着的这条线表示的是?(水果)观察真仔细!竖着的这条线叫纵轴,表示的是(喜欢每种水果的人数)。刚才我们用一个磁吸表示一个人,这里就用一格表示一人。喜欢吃香蕉的有几人?那我们就涂几个格子。……涂好了,你们有什么发现?(一条条是关键,让学生说的过程其实也是读图的一个学习过程)我们把这样的一个图叫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4、对比:
(1)条形统计图: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我这样表示跟刚才同学们贴的这一行行的磁吸相比,好在哪里?(可以把你们的想法跟同桌交流一下)
引导同学发现:条形统计图不需要数,一眼就能看出喜欢每种水果的有多少人?而象形图还需要数。
(2)那我们再来比较一下,条形统计图跟以前学的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也可以跟同桌轻声地交流一下。(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很清晰,但条形统计图更利于对比。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提问:那老师来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喜欢苹果的比喜欢桔子的多多少人?你们会解决吗?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可能会说是计算出来的,教师可用图来演示,将条之间的差距圈起来,发现数一数就可以了,比较的时候很方便。)
5、解决问题:咱们再回过头来解决刚开始的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是?那你们对学校有什么建议?(建议学校多买些这个水果)为什么呀?(因为同学们最喜欢吃)因为咱们班的同学最喜欢吃,所以学校就多买,是这个意思吗?还有谁想说?
我觉得这样不合适,我们班最喜欢的不代表全校学生都喜欢吃这种水果,那要解决全校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还得怎么办?(请学生说,感受统计的严密性)
三、练习巩固,拓展新知:
1、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老师课前也去三(2)班统计了他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并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
2、同学们自主练习,教师巡视。
3、请同学汇报。(投影学生的作品,选择好的作品请学生评价。)
4、对比两个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你们又有什么发现?或是有什么建议?
虽然全校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我们还不太确定,但是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如果有时间,同学们不仅能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用新知识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在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见过条形统计图呀?
四、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
活动三:游戏——大家一起来找茬
其实,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老师收集了一些条形统计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大家来找茬(这些统计图中存在一些小问题,细心的同学一定会把它找出来!)
1、学校德育处就用条形统计图记录五星班级获得情况:第一个月五星班级获得情况统计条形统计图可以用来统计天气情况,看:(有两个直条没有间隔)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直条间没有间隔,不美观。)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改正后:从修改好的统计图中你们能发现什么信息?(分析数据)
2、亚运会金牌榜(未标数据)
这是前不久刚结束的第17届亚运会金牌榜,同学们有新的发现吗?(未标数据,但能看出中国获得了第一名)
标出数据,向同学说明:今天我们学习的条形统计图都是以一当一,用于数据较小的统计,当数据变大时每个格子表示的数据也会变大,同学们以后会学到。
3、我们以后还会学到横向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关于统计的知识还很多,同学们只要用心观察、学习,就会收获更多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与找茬活动,让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作用,同时进一步熟悉读图、分析数据、作图的方法,避免易错点。]
五、回顾整理,知识再现:
同学们,这节课快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们有什么收获?(看来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多,那说明我们这节课非常有意义!)
[设计意图: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技能,更要收获到学习方法,回顾与梳理的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再现与巩固,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整理学习的方法,更利于今后的学习。]
六、作业:(活动环节,课堂时间充足一起完成,时间不够的话就留作课后作业,制作好作业纸。)
结束语:其实在今天这节课中,我们也正在用统计的方法记录着同学们的表现,请看,这里是各小组的加分榜,你们能用今天学习的条形统计图对课堂表现排行榜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吗?这个作为同学们的课后作业。好了,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