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
(2014-10-20 10:10:4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案论文 |
条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王方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94-95页例1,做一做。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每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图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本节知识的学习为今后学习以一当几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奠定了基础。在内容选择上,教材以日历的形式呈现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月的天气情况,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内容层次上,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呈现了统计表、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再给出条形统计图,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并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教材注重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旨在让学生学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分析数据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优势。
学情分析: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有一定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但经历统计的过程还不够丰富、熟练。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认识条形统计图,是后续学习以一当几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对比,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认读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会认读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统计必要的真实数据作为情境,为学生准备作业纸、条形统计图、学具等材料。学生准备草稿本、铅笔等必备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活动一:班级生日会
1、谈话:班级里要举行一次集体生日会,定在几月合适?
(定在生日人数最多的那个月)
2、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多?
3、课件以表格的形式出示班级学生生日情况(事先收集班级学生生日月份):
师:这是课前我在班主任老师那儿了解到的同学们的出生月份,能看清楚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多吗?(较为凌乱,不能一眼看出来)
师: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大家一眼就能看清楚哪个月出生的人最多吗?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学生自主整理数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数据,独立完成。
2、呈现学生用统计表、象形图表现数据的方式,学生们欣赏并评价。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方法都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月过生日的人数吗?
学生评价。
3、认识条形统计图:
师:老师也整理了一下,请同学们看看老师这样整理好吗?(在小黑板上画好条形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评价,并与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对比,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通过对比,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学生出生月份实际情况修改好课件中的统计表和象形图)
条形图与象形图进行对比,条形图可一眼看出数据的大小;
条形图与统计表进行对比,条形图表示数据更直观。
(2)引导学生看条形统计图,了解各部分内容,知道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每一格代表的数量等。
师:观察一下这张统计图,看一看统计图上都有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认识标题、横轴、纵轴及直条。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刚才我们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对全班同学的生日情况进行了整理,还学会了条形统计图,现在同学们能确定生日会定在几月举行了吗?
除了知道几月过生日的最多,通过这个统计图你们还能知道什么?(比一比,谁是最会观察、最会思考的同学)
[设计意图: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读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活动二:定蛋糕
1、同学们通过智慧一起选定了生日会的时间定,为了奖励同学们的精彩表现,老师决定在生日聚会当天定一个大蛋糕:选择什么口味蛋糕?
课件出示问题:选择什么口味的蛋糕合适?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讨论交流)
2、收集数据(调查)(磁吸、蛋糕卡片、小黑板二):
事先给每个同学发一个磁吸,将磁吸贴在自己喜欢的蛋糕下面;
3、整理:用今天学习的整理方法完成统计表,绘制统计图;(作业纸:半成品条形统计图+数据分析题)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及时的练习,使学生会用条形统计图进行实际问题的统计整理,进一步熟悉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及特点。]
四、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
活动三:游戏——大家一起来找茬
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老师收集了一些条形统计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大家来找茬(这些统计图中存在一些小问题,细心的同学一定会把它找出来!)
1、条形统计图可以用来统计天气情况,看:课本例1中的条形统计图(有两个直条没有间隔)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直条间没有间隔,不美观。)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改正后:从修改好的统计图中你们能发现什么信息?(分析数据)
2、学校德育处还用条形统计图记录五星班级获得情况:第一个月五星班级获得情况统计(直条间隔不一)
你们有什么发现吗?(间隔不一)
改正后进行分析。
3、亚运会金牌榜(未标数据)
这是10月4日才结束的第17届亚运会金牌榜,同学们有新的发现吗?(未标数据,但能看出中国获得了第一名)
标出数据,向同学说明:今天我们学习的条形统计图都是以一当一,用于数据较小的统计,当数据变大时每个格子表示的数据也会变大,同学们以后会学到。
4、我们以后还会学到横向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关于统计的知识还很多,同学们只要用心观察、学习,就会收获更多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与找茬活动,让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作用,同时进一步熟悉读图、分析数据、作图的方法,避免易错点。]
五、回顾整理,知识再现:
1、同学们,这节课快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们有什么收获?
2、课件回放:引导学生快速回忆本课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点。
这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班级集体生日会选在哪个月的问题,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我们还学会了新的整理方法——条形统计图,这样的整理方式能更加清晰直观地反映数据,便于比较;我们还用这个方法选择了同学们最喜欢吃的生日蛋糕,并认识了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
六、作业:(活动环节,课堂时间充足一起完成,时间不够的话就留作课后作业,制作好作业纸。)
结束语:其实在今天这节课中,我们也正在用统计的方法记录着同学们的表现,请看,这里是各小组的加分榜,你们能用今天学习的条形统计图对课堂表现排行榜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吗?这个作为同学们的课后作业。好了,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