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的“一句话书评”
(2024-01-12 17:29:13)分类: 90年代旧作 |
【絮言】
近日整理电子文稿,看到了三十年前参与《文汇读书周报》“一句话书评”活动的痕迹。
当时没有电脑,也没有扫描仪,都是手稿留底,并留下剪报。1993年购置“家用电脑”以后逐步输入电脑。从当时留注的日期来看,那项活动起始于1989年12月,终止于1991年3月,总共16次。我参加了其中的13次,刊出6次。
在我的记忆中,“一句话书评”专栏于1991年4月间“无疾而终”。当时在第一、四版的中缝下方以很不显眼的寥寥数语刊出一则启事,大意是“接上级通知”,“一句话书评”停刊。这是一则颇为耐人寻味的简短告示。我记得我保留着那期报纸,只是经过两度迁徙,不知藏到哪儿去了。(2020-08-09)
《文汇读书周报》“一句话书评”之三
《凡人的绝症:聪明误》
如果你为不得志而愁肠百结、寝食不安,它可以使你茅塞顿开、安然入眠。
致编辑的简短附言:
“与安眠药同效”一语常为贬义。我想“反其道而行之”。
1990-2-6
<1990-2-24发表>
《文汇读书周报》“一句话书评”
《“文革”笑料集》
它的问世离不开时间老人独具的化壮举为笑料的魔力。
1990-2-25
<1990-3-31发表>
《文汇读书周报》“一句话书评”
一本耐看的书
《随想录》
百读不厌,温故知新。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1990-4-6
《文汇读书周报》“一句话书评”
《东方情欲论》
“东”拼“西”凑,岂止“东方”;东拉西扯,难见真“论”;自诩“奇书”,何“奇”之有?!
1990-6-8
<1990-7-7发表>
《文汇读书周报》“一句话书评”
《随想录》
这是警世钟声。它并不太优美动听。然而,激越昂扬、欢乐喜悦的主旋律,需要这样深沉、冷峻的颤音和变奏。
1990-7-13
<1990-7-28发表>
《文汇读书周报》“一句话书评”
《毛泽东传》
一半是历史,一半是人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1990-8
《文汇读书周报》“一句话书评”
《鲁迅全集》
读鲁迅,莫把鲁迅语录再当作“内耗”的武器;
学鲁迅,须让鲁迅精神真正成为民族之魂。
致编辑的简短附言:
此次书评对四十年来鲁迅著述、语录屡屡成为某种“武器”与“工具”,感慨万分;而鲁迅反封建的韧性战斗精神却被埋没了。
1990-9-15
<1990-9-29发表>
《文汇读书周报》“一句话书评”
《刘xiao bo其人其事》
批判?
致编辑的简短附言:
日前见到该书,不禁有似曾相识之感。这种徒有形式的“大批判资料”应该绝迹了。
1990-10-16
虽说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实际效果常常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致编辑的简短附言:
日前曾寄上有关该书的“一句评”,后感到过于简略,恐怕招致误解或非议,故另拟稿寄上。
1990-10-19
《文汇读书周报》“一句话书评”
《天安门诗抄》
是她为我平生第一次生动地展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倒退、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一时的弱与强决不预示着最终的胜与负。
致编辑的简短附言:
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启蒙读物不限于《三字经》、《幼学琼林》及《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故有上述“一句评”。
1990-11-11
《文汇读书周报》“一句话书评”
《中国知青部落》
历史上这沉重的一页是遮掩不了的,因为它饱含着几百万知识青年的鲜血、汗水、眼泪。
致编辑的简短附言:
我曾是“知青部落”的一员,回首往事,依旧触目惊心,不忍卒读,但又不忍释手。
1990-12-15
<1991-1-12发表>
《文汇读书周报》“一句话书评”
《北大荒风云录》
想当初,豆蔻年华,献给广阔天地,艰难时世几多困惑;
弹指间,人到中年,寻觅青春足迹,过去未来上下求索。
1991-2-2
《文汇读书周报》“一句话书评”
《非洲社会主义:历史、理论、实践》
它闪烁着金光,又给自己贴着“真金”标签,你能据以判断其真伪吗?
1991-2-28
《文汇读书周报》“一句话书评”
《伉俪疗法》
乍看书名,也许会令人赧颜;细读全书,会感到得益非浅:书中的道理其实不仅仅适用于夫妻之间。
1991-3-23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