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千年二月京城之行,第4天

(2023-12-02 13:22:11)
分类: 陈年旧迹

2月22日 星期二

找不到过街地道

今天是第二次去盛福大厦,但不必先去西直门了。从地图上查到,116路可以到东直门,然后换车到亮马河路或燕莎友谊商城。

我到了东直门外,看到马路对面有开往燕莎友谊商城方向的公交站点。与昨天早上在西直门外的遭遇相似的是,一长溜数以百米计的隔离栏横亘在道路中央,令行人根本不要有“乱穿马路”的念头。可是,我左顾右盼,就是不明白该从哪儿过街呢,这儿可不象西直门有人行天桥呀。不得已请教了一位行人,只见她嘴一撇:“走地下呗。”我顺着她撇嘴的方向看去,几十米外十字路口有一人群稠密处,再定睛细看,有人上上下下的,原来那就是过街地道的出入口。

这里已经是二环路外,过街地道的装潢比起天安门长安街的过街地道来,要低几个档次。灯光昏暗,地面肮脏。记得九六年到京时,天安门长安街的过街地道也不怎么的,尽管它比上海静安寺或外滩的过街地道要宽一倍以上,但装潢、管理要差得多,甚至叫人难以置信这是首都的市政管理水平。时隔4年,天安门长安街的过街地道经过整修,面目全非,焕然一新,全无多年的“脏乱差”了,可见事在人为。我想,东直门外的过街地道也能为首都添光加彩,首要的一条是增加鲜明的指示标牌,让初来乍到的外地人能一目了然,免得干着急。

 

凯宾斯基饭店出错

昨晚我谢绝了中外双方的邀请,没有参加晚上的娱乐活动。结果,还真的不该留下来。外方是通过其下榻的凯宾斯基饭店预订了昨晚到梨园观看京剧表演,约定7点半在凯宾斯基的大堂门口上车。谁知,当司机把兴致勃勃的老外和中方人员送到梨园时,竟吃了闭门羹:昨晚没有京剧演出!于是只得打道回凯宾斯基。原来,服务台的接待小姐办事漫不经心,没有向司机交代清楚,应当送客人去朝阳区文化宫。可是再与朝阳区文化宫一联系,那儿也没有京剧演出。老外懊丧不已,因为其中一位首席谈判代表对正宗京剧向往已久,前几次在南京、上海等地谈判时就一直念叨着要到北京看中国的国粹--京剧。谁知,这回被凯宾斯基“淘浆糊”,白白奔波折腾了一两个小时,啥也没有看到。加之,昨天下午的谈判到7点多才结束,大家顾不得吃晚饭,就匆匆上路了,直到弄明白朝阳区文化宫也没有京剧演出时,已经快9点了,大家的肚子饿得咕咕叫……。


乱哄哄的东直门公交枢纽

今天的会议结束较早,我决定乘公交车回家。从盛福大厦出来,到凯宾斯基饭店对面上了一辆到东直门的公交车。东直门是个公交枢纽中心,换乘应当比较方便。

来到东直门,没走多远,我就有一种失望感从心里升起。这里以东直门外斜街为中心,聚集着十多条公交线路的起始站,可是,四下张望,根本就找不到一块醒目的公交站牌或其他的指示标记。我向路边某公交站头上的纠察请教24路电车站点的位置,那人随手指向东外斜街里端。可是我按此方向一路寻觅了好长一段路,未见24路的踪影,只得再问一位警察,他也是随手一挥,嘿,正好让我反方向去找!我没辙了,只得从东外斜街抽身退出,一边走一边领略路边风光。

虽然这儿不是交通主干道,但路幅还是蛮宽的,不象上海的一些非交通干道那样狭窄。可是,这里的交通几乎没有秩序可言,人行道被夜幕初降时纷纷出笼的小摊小贩占据了(他们是否无证摊贩未及查考),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马路上混杂在一起,杂乱无章,而且都是我行我素,路面上也没有任何交通分隔的标志线,于是乎喇叭声声,刺耳的噪声叫人脑袋发胀。不过,在这里,包括在北京的市中心,在马路上不必担心“助动车”这样的不速之客。我在上海过马路时最害怕的就是在匆匆忙忙穿过车水马龙的马路时,冷不防会从自行车车流中窜出一辆速度飞快的助动车,从你面前或脑后镖过,让你惊得一个寒颤。北京的街头见不到这种“打擦边球”的助动车,虽然可以理解为此乃北京决策者的高明和远见,但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北京民众的生活节奏也确实不及上海那么快。

 

无意之中我看到116路公共汽车,是到东四、东单方向的,我就上了车。适逢下班高峰时节,慢慢悠悠地开了大约半个小时,我回到了热闹的东单大街。四车道上机动车、自行车穿梭往来,繁忙之中显得有点嘈杂。机动车遇到乱穿马路的行人,还是礼让三分,难怪昨天一早我急吼吼赶路时会分外觉得北京的公交车车速太慢。看来,不仅北京人的生活节奏与上海有所不同,公共场合的习惯素养也有距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