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必振是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在当官的时候,民声不错。有一天他过江,正好赶上大风雨,船晃荡得厉害,一船的人都害怕了。忽然,乌云中站出来一个身披金色盔甲的神仙,不说话,只是手中拿一个金色的大牌子,给下面船上的人看。大家伙一起抬头,看到牌子上“孙必振”三个大字,写的清清楚楚。大家面面相觑,“谁是孙必振啊?”老孙站出来了,大家就跟他苦口婆心:“肯定是你干了什么犯天条的事,求你了,下船吧,我们给您开个单间,你自己上小船,别连累别人,给我们一条活路吧!”根本没容老孙说话,正好在大船边上还有一艘小舟,大家连拉带拽把老孙弄上去了。老孙刚刚坐稳,回头一看,刚才下来的大船已经沉没得无影无踪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把自己想得太好,当把所有的错都推到别人头上的时候,是要遭报应的。
但是,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从童年到现在不断被提不知道标准答案的问题的仓皇往事。
小时候,老师经常会提一些可能涉及到我的问题。比如,顺嘴接了一个老师的下茬儿,老师抬头问:“刚才是谁说的?”怕被骂,闭嘴收声,没想到老师说:“刚才那位同学说的非常对。”后悔,又不能此时再邀功,黯然神伤。下次情景重现,抢着举手,“老师,是我说的。”老师又会恨恨地说:“嘴怎么那么欠,涮下巴汤就那么好喝?”愕然,我的运气怎么就那么差!
长大了,工作了,相同的场景还是在显现。领导问:“谁的主意?”我静默,领导说太有想法了;我争功,领导说亏你想得出来。我都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
想来在乌云里举出一面金牌的大仙,看到脚下的芸芸众生抢答错误答案,一定都快乐咳嗽了;而如果以同理来推导,当年的老师和现在的领导也一定因为自己的出其不意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而乐不可支呢吧。
这种快乐建立在几个基础上:首先,因为比你处的位置高,所以他们不会错,错的永远是你;其次,当一个人已经立于不败之地的时候,更加反面正面都是理,说你错你就错不错也错;第三,看到给你答案宣布你错误以后你的尴尬和不支,油然而生的快乐以几何倍数增长。
因为太快乐了,所以现在爱提问题的领导也越来越多。
不过,我也在长记性。现在再见到喜欢出题的,我绝不再回答,也绝不再存答对的妄想,这个时候快乐的人就成了我,我不要表扬了还不行吗,不说话又不会死。
玩一场永远都玩不赢的游戏,要是还乐此不疲,才有病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