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山东的张公子,爱养鸽子,已经到了疯魔的程度,但凡听说什么新的品种,一定得找到;但凡是养鸽子的,没人不知道张公子的大名,公子也以养鸽子自诩。有一天来了一白衣少年,说是同道中人,希望看看公子的收藏,看完以后说你确实挺棒的,不过今天我也带来两只,供您品评。张公子跟着白衣少年就到了荒郊野岭之所在,白衣男吹起口哨,两只鸽子飞出来表演;这对演完了,又来一大一小两只,疯狂表演,然后谢幕飞走。张公子根本就没见过这样的鸽子,苦苦恳求,希望获得赠予。最后,白衣男吹口哨叫来一对,极品,张公子还要,白衣男说今天时间原因来不及了,确实还有两种你没看到呢。正说到这儿,公子的家人打着火把来找公子,回头再看少年,化为白鸽,冲霄而去。把鸽子抱回家,细心养护,两年时间下来,公母各生了三只,谁来要也不给。终于一天一位父辈的大官来要鸽子,虽然不舍但是必须得给,选了两只装在笼子里送去了。过了几天张公子见到这个大官,对方没有说一句和鸽子有关的话,忍了半天还是他先发问:“前两天送去的鸽子还挺好的吧?”答云:“亦肥美。”公子大惊:“您给吃了?”答云“然”;公子失色:“这不是普通的鸽子啊!”答云:“味亦殊无异处。”公子含恨回家。晚上做梦梦到白衣少年,责备他:“我觉得你能爱护才把子孙托付与你,没想到最后反倒惨死油锅,今天我要率小辈们告辞了!”化鸽而去。梦醒之后发现鸽子们果然都死了。
在这个主故事之后还有一篇更有意思的附录。说灵隐寺有一个和尚,以喜欢品茶得名。但是因为储存的茶叶有限,所以视客人的贵贱为奉茶的依据,最上等的茶,不是最尊贵的或者最懂茶的客人光临根本是不出手的。有一天来了一个大官,和尚很是恭敬,拿出好茶亲手烹制,希望得到赞赏。大官喝完以后没反应。和尚有点摸不着头脑,又以最上等的进献,喝完还是没有夸奖。和尚等不下去了,主动问:“您觉得这茶如何啊?”大官拿着茶杯拱拱手,很客气地说:“挺热的”。
蒲公点评:“物莫不聚于所好”,喜欢就会收藏,更夸张的是好东西还会找上门来,叶公因为好龙所以龙大人就亲自登门拜访了嘛。“独阿堵之物(我们大家都喜欢的钱),好者更多,而聚者特少”,谁都爱钱,但是钱为什么不主动上门找大家呢?“亦以见鬼神之怒贪而不怒痴也”。由此可见鬼神对贪婪是大动肝火的,不过对于痴迷这件事却抱以相当的宽容呢。
从我的角度来理解,这两件事加在一起,做了一个很好的成语解释:暴殄天物。
所谓的好马配好鞍,一件东西在你的手上是否有价值,全然在于你是不是真的懂的欣赏。喜欢的,增值无数;不懂的,不值分文。一个朋友喜欢收集各式各样的笔,连超市两块钱一根的圆珠笔到了她的手上都会因为花色的不同而视若珍宝,一根万宝龙在我这儿也会由于字写得难看长年藏在抽屉里落灰。市场价值其实不太重要。
可是有时候我们偏偏会犯错误,以为所谓有知识有文化或者有地位的人就想当然地应该成为鉴赏者或者收藏者,于是我们就会干出把鸽子往油锅里送的事情来。送者心如刀割,收者心若止水,以为是淡定、见过的大场面多,真相是完全不懂所以体会不了。送者以为自己出了大血,收者还觉得这厮抠手抠脚,鸡同鸭讲,南辕北辙。
所以现在送礼的都找到了真谛:既然阿堵物最便于沟通,那就直给,你来我往绝不误会。所以,我们从来没有听说在哪个贪官家里查抄的时候找到一对鸽子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