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泓影
作为最具经济竞争力的新能源类型,风电不仅在能源安全和能源供应的多元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经济增长、扶贫、大气污染防治和温室气体减排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业内人士用“制造一台风机的技术水平不会比制造一架直升机的技术水平低”来形容风电制造行业最具特色的高科技集成程度。由此可见,明阳风电的技术人才队伍可谓至关重要,除了常规招聘引才,更重要的是培育自有人才,搭建有序的人才梯队。'
让新人归心
每到校园招聘季,明阳风电的HR们就会奔波在全国各地。“主要吸收和招揽技术工程类储备人才,今年校园招聘了100名新人,明年计划招聘150名。”人力资源部总监黄国文很注重“洁白如纸”的这群新员工,尤其是入职培训和技能培训。“这是让他们快速融入企业,熟悉岗位的途径。”
为每一名新员工配备入职导师,在提升员工实际工作技能上提供帮助,在员工发展规划上提供职业指导。在新员工入职之初,给予他们在工作和生活的全方位辅导和帮助。“导师制”在施行的过程中,新员工往往能从导师身上耳濡目染的学到更多隐性知识,比如为人处世的方式、想问题的思路、动态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化的领导技巧等等。这些对人才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也能让他们尽快融入公司文化,熟悉岗位。
新员工培训后会被派驻前往各个分厂,从基层慢慢成长为技术骨干。与以往不同的是,目前已调整成为人员编制挂靠在集团总部,然后分配去“支援”分厂。黄国文特别强调了“支援”二字,“大多数员工希望能留在总部,而不想扎根分厂。就像很多基层干部会去‘援藏’一样,支援只是暂时的,回来才是最终的结果!”黄国文笑称这种“精神力量”会让新员工更加干劲十足,拿成绩“凯旋归来”。
在基层历练一到两年之后,再回到集团总部,这样的员工会更接地气,更了解风场的实际情况。在接下来的工作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沟通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高,可谓皆大欢喜。
挖掘高潜质人才
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而高潜力人才更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持续考验,把高潜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识别出来,经过定向培养和实践锻炼,使之成长为公司的核心管理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形成奖优惩庸、良性竞争、自我超越的人才发展环境。这是明阳风电实施的人才战略之一,也是自主培育骨干人才的核心要素。
在明阳风电,核心人才在培训体系享受着“非一般的待遇”:定期邀请外部讲师来进行培训,包括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类等培训课程;对技术人员的专业外训需求,人力资源部会积极倡导并支持。“请进来,送出去”,让技术人才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进而提升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明阳风电的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很具特色。在明阳风电集团,优秀的管理层很可能被选中去国内最好的大学读EMBA。比如,明阳风电还与西安交大联合成立工程硕士班,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成立复合材料运用工程硕士班,将集团员工送往深造,一些顶尖的项目培训还送到国外。
除此之外,明阳风电还与外部培训机构合作,采取“顾问式、项目式”的方式进行合作培训。这种“借脑引智”式的培训合作不仅最大限度地吸引优秀的外部师资力量,还增加了员工参与培训的新鲜感与积极性,知识的更新度也能保持与时俱进。
明阳风电在人才培养规划上与公司战略保持协调一致。比如,公司的战略是要在新兴市场实现发展,那么它的重点应该是一个更全球化的人才库,以及那些能够灵活适应各种陌生环境的人。这也为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人才梯队储备。
内部讲师力量大
在企业培训体系中,如果说外部讲师是强有力的外援,那内部讲师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尤其在明阳风电,特别注重内部讲师的“传帮带”。黄国文说,“每个部门负责人和技术线的骨干都会成为内部讲师资源,而且还会列入绩效考核进行激励。”
每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年度会议,会特别针对内部讲师团队进行评奖,有课程最多工作量最大的鼓励奖、有讲得最精彩好评最多的辛劳奖……“就好比球赛中有进球最多的球员,也有进球最精彩的球员,总之就是要想办法激励大家都积极往前。”
作为内部讲师还享有的福利之一是,如果公司有外训机会,他们将会优先安排去接受培训。回来之后,结合明阳风电的实际情况进行融会贯通,制作新的课程在公司内部宣讲。将学习与实践完美结合,并能获得绩效奖励。
在公司内部,明阳还成立一个网络培训学院,内部遴选出来的讲师在网络上讲授,在共同进步的同时,来寻找公司需要改进的地方。该培训学院一方面可以发现内部骨干,另一方面,如果内部评价不好,那么说明这一部分工作需要改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