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无剑,心中有刺
(2025-08-11 07:48:31)
手上无剑,心中有刺
第一次,在商城里品尝了“菲滋(Fizz Pizza)”比萨,很吃惊。
之前仅品尝过“必胜客”、“达美乐”的比萨。早已忘了最初品尝“必胜客”(包括“肯德基”)的惊艳了,而今对于这些食物的全部印象似乎是比饱腹略好的品尝而已。因为,即使偶尔品尝一块馕饼,也能慢慢嚼出麦香来。
“菲滋(Fizz Pizza)”的比萨,切开来是相似的丝丝缕缕拉扯,有饼香,有果味,有嚼劲。区别于其他两家的口感,可以形容为如果他们只是在春天,菲滋(Fizz
Pizza)就是在春天的河边,大树下,漫天星辰里。
在线上生意完全培育了消费惰性并最终吞噬网购平台难以展开线下生意从而引发消费生态失衡的当下,以及预制菜横行的时代,
“菲滋(Fizz Pizza)”让我好奇,是哪里的品牌,如何做到的品控,如何做到线下门店这么忙碌的情况下线上生意竟然也非常好,又如何在线上生意中平衡好递送距离与食物热度、口感之间的平衡(是否有些单品不在线上选择范围).…
每次,碰到类似能让我吃惊与好奇的现象,思维总是一再拓展,想搞清楚这种现象的生发过程以及运行的逻辑,这让我感到新鲜,有时也让我疲惫不堪。
品尝“菲滋(Fizz Pizza)” ,是因为等着看电影《奇遇》。对于这部电影,没有太大的期望,只想在无聊中获取一些笑声,没想到电影倒是有点意思。
观众笑的次数蛮多(我也一样)。边上有位女初中生(估计)对她妈妈说了两次“转场不错”,“这个转场有意思”:很高的鉴赏力。电影情节是43岁贾冰在平行空间内与18岁的自己互换了,从相看两厌,到各自理解。不同的人生抉择,带来不一样的遗憾未来,只有保持真诚初心的善良才能等来理想的未来,嘻嘻哈哈中上升到哲学高度也算功德一件。
生活中,18岁的自己,不会理解43岁的自己。如同43岁的自己,永远抱怨18岁的自己。人生,只能是什么年龄段,做什么样的自己。事实上,有时连做自己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电影里面有句台词:“有什么意义?”问得很轻巧,观众也过耳即忘,却让我有点动容。人生,为什么非要寻找意义?好好吃,好好睡,哪怕睡不着,就躺着,懒着,发呆着,那不是意义吗?
到此为止吧。人生,未必无时无刻要做有意义的事。甚至,很多时候,人生因为没有意义的慵懒与荒废才有愉悦。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