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城市
(2025-08-04 09:12:45)分类: 走四方 |
我喜欢的城市
厦门
心中的中国第一城。
鼓浪屿,并非神奇,有些小资。反而是厦门岛,山与海,绿野起伏,市中心的筼筜湖,沿着海岸线的环海路,每一处让人心潮澎湃。神奇的是思明区,一线海景的大楼背后是局促狭隘的陋巷旧屋,繁华之后,转身是八市的海鲜,恍若隔世。在闹猛的禾祥西路,坐在街边吃一碗牛肉粉丝或沙茶面,抬头是BRT公交。轮渡码头上,每隔十米躺着乞丐,多是烟熏火燎后的残疾印象,马路对面是拥挤不堪的冠名海峡对岸的小吃街,霓虹灯下,人群如潮,而堤外潮涨潮退。中山公园里,没有游客,只有悠闲。
一路繁花,一路葱郁,一路红的,黄的,绿的,蔚蓝色,连高架和隧道也是淡雅的色彩。
如此天赋异禀的城市,世间少有,难得的是,有如此包容的勇气和胸怀,让那些闹市区的破旧建筑连成了片,倾诉着时光。
以前,厦门房价还算便宜。之后,厦门的物价就和其他大城市一样普及指标了。厦门大美,地域狭小,只怕今后的房价和物价越逐越高。
成都
随时可以休憩,随时随地可以唱“老子明天不上班”。
还需要什么理由,春熙路的美女,锦里的小吃,总之,有太多让人发呆的空间。
如果你是过客,何妨忘记时光。
杭州
喜欢杭州,无需要太多。
不喜欢杭州,是因为游人太多。
这同样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城市,在杨公堤,在太子湾,在虎跑,在西湖边的任何一个地方,总以为这不是在中国,如果消失一半的人和车,或许这里就是天堂。
北京
帝都,让人印象唯一。
漫长而拥挤的进城道路,涌浪般的地铁人群,尺度宏大的各种建筑令人渺小……但我曾经劝人不要离开北京,只需一个理由:这里每天都有交响乐的演出,哪怕是最小众的艺术,也能在这里成为流行的风景。
同样,在北京的大山里,那里也有世外桃源。
上海
喜欢上海的里巷。那是木心的记忆,却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派。
香港
东方之珠的璀璨证明,重要的不是发掘地域的价值,而是人的价值。
中国人可以成就任何的普世价值,包括民主包括契约精神包括自由市场也包括做大蛋糕创造财富。
重庆
夜景如此之美。大汗淋漓中也有清幽。
苏州
那是艺术家徐冰的书写方式“天书”,把英文单词拆分成字母再用汉字书法的方式组合成新汉字。
新与旧的苏州,是人间的时间隧道。
说实话,金鸡湖很美,“秋裤”一点不美,体量大,而时间之门的造型艺术不够优雅。
大连
似乎过于工整。广场虽多,不接地气。
晃荡的有轨电车驶过,是晃荡的人生片刻悠游,亦足够好了。
广州
光是早茶和夜市的吃吃喝喝,就足够幸福。
宁波
人生的有些喜欢,是因为没有选择。
没有选择,无关对错,打开视野未必见到的都是蓝天。
遗憾,是因为见证了天资丽质也会慢慢被打扮成平庸。
“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那是叶落归根的浪子,懂得心安才是福,若是依然以此自诩,日后恐成东施效颦。
如果要选替代的城市,第10应该是丽江,景色如锦瑟。门前的清流,让我想起小时候,家家户户门前同样有宽不足盈尺的清泉,屋后有荷池。
还有,三亚或是舟山,一样的蔚蓝色,纯净的空气,无拘束的没有荷载的穿戴。此外,深圳和南京不错,深圳是奇迹的见证,南京的梧桐显露曾经的云蒸霞蔚。台中,澳门也不错,有精致有舒缓有情调。雅安、淳安同样透气,空气中的湿润和轻抚,有雾气有灵气有悠然。
还有啊,站在乌鲁木齐的雅山,狭长的城市,远处的博格达峰连绵一线;昆明的嘈杂,大理的静瑟,拉萨的鲜纯色彩,徽州的余音绕梁。在太原,一顿吃过十种不同的面。在长沙,橘子洲边喝过喝,脚都泡过脚。以及,武汉的鱼,绍兴的毛蛋,承德的羊蝎子,温州五马街的小吃……
还有,嘉兴的古镇,无锡的太湖,郑州的郑东新区辽阔地让人觉得寂寥,洛阳的年华似锦可是人生易老,开封的落寞和灰色。想起郑州普罗旺世小镇的梦想宣言,“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着这座小镇中有色彩缤纷、风格各异的建筑,居住着一群来自各方但都善良礼貌的人们:我要种下许多树木,让孩子们在浓浓的树荫下游戏,夏日蝉鸣,清晨鸟叫……”这段宣言,以及小镇的开发理念与持续运作,让我特别喜欢郑州。
还有,沈阳的五爱、故宫和铁西区;长春的电影工厂,挥手的主席像;哈尔滨太阳岛的草木枯败;延吉,大同的,平遥的,和海口,北海,合肥,吐鲁番,万州……回忆起来,每一个城市都是不错的,各有特色,各有让人流连的细节和让人有印象的城市性格。
想到青岛。
还没去过。想必不错。
初稿:2014年4月29日
修改:2025年8月4日
前一篇:《浪浪山小妖怪》:为自己活一次
后一篇:再看《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