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RollingInTheDeep

(2025-07-15 09:10:50)
分类: 烟花易冷
Rolling In The Deep

7月11日,发布了《与“某线传媒”的十一年》,共4470字。7月14日,发布了《三天可见》,共3888字。两篇文章经博客审查,先后于当日准许发布。令人遗憾的是,没有通过微博审查,只允许自己阅读。我,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重读了三遍,明明是正能量的文章,愣是没有找出是哪里敏感。一个东家,两个标准,不知是什么原因。
辛苦码了8358字,被关了黑屋,内心总是沮丧。那就再听一遍阿黛尔的《Rolling In The Deep》——超级,超级,超级,喜欢这首歌。虽然听不懂唱了什么,依然不妨碍我每次听得热泪盈眶。十五年了,汽车已换了两辆,《Rolling in the Deep 》的歌碟还放在车载播放机里。

7月15日早上,又收到了《内容审核结果通知》,写于7月3日的《写给零零后:建议这样活》因包含以下不良信息:“1、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内容;2、不符合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的价值观念的内容;3、易引发违法违规讨论,不宜公开传播的内容”,被改为“暂时只有自己可以看到。”本人坚定支持平台意见,虚心接受,有则改之。
敏感,是一种天赋,是一种能力。或许,文字之外有弦外之音,自己不知道,人工智能却能悬丝诊脉。既来之,则安之。根据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阐述,“所有的怒气背后,都有一个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好吧。我已经满足了。知足常乐。

7月12日,看了追光动画的《聊斋:兰若寺》。喜欢之前追光的作品《白蛇》三部曲、《长安三万里》。只是,《兰若寺》的追光,感觉像是被困在了原地,想突围找不到方向,想创新又患得患失。影片围绕蒲松龄夜探兰若寺被蛤蟆精、乌龟精拉到井里进行故事大赛,引出故事里的故事,分别是《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故事里的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皆围绕着兰若寺、一棵大树、一个井展开,描绘市井百态、人鬼殊途又同旅。
《崂山道士》、《莲花公主》相对比较低幼,可能是为了照顾小观众,也可能是为了五个故事层层递进的情绪,从品茗到大口喝再到回味的过程。《聂小倩》的故事因切换到了近代,导致形式与内容尤其是观影感受有些脱节,观众难以感同身受人物的内心。相对较好的是《画皮》、《鲁公女》,但《画皮》的精髓被点到为止,妻子在故事结尾的一句“恶心”,成了人物对世俗生活的最大批判,由于前面的铺垫过于轻飘,这句“恶心”难以荷载批判的重任。我最喜欢《鲁公女》,这是爱情应该具备的样子:纯粹、热烈、义无反顾。讽刺的是,人世间对幸福的追逐,是为了共同的愿望与理想的结果,但回首才发现,幸福其实就是一起追逐幸福的过程。

7月14日,看了大鹏的《长安的荔枝》,虽然没有可比性,但总体质量不如雷佳音的电视剧版。整部电影,因为太想表现好,而过于用力,导致“自我煽情、自我感动”的细节过多,削弱了画面的整体与流畅,人物之间呈现割裂与碎片,强行揉进的喜剧元素不但没有触发观众笑点显得有点突兀。当然,也有非常漂亮的呈现:历经千辛万苦放上贵妃诞辰宴的荔枝,随着一路繁花似锦、众星捧月般的长镜头,最后被放在一大堆鲜果中间,如此平凡。而没有任何脸部与服饰镜头的贵妃,却给了一个手的特写,珠圆玉润,美甲剔透,仅仅拿起了荔枝,又因为要看安禄山呈现的胡旋舞而放下了,如此生活化。这组四两拨千斤的镜头堪称绝妙,体现了大鹏的智慧与天赋,可惜,这是全片唯一的大师级水准。
之前,看过大鹏不少作品,《煎饼侠》、《缝纫机乐队》、《吉祥如意》、《热烈》、《年会不能停》……也看过李静的《听你这么说》对大鹏的访谈。我个人非常喜欢被身边人诟病的《煎饼侠》,无厘头的风格其实是对沉重生活的俏皮一击,蚍蜉撼树的众生抗击在神的视野里,何尝不是一种自唱与独舞。大鹏的风格与能力,在于通过表现小人物的嬉笑怒骂折射出大时代的五指山,容易获得观众的共鸣与共情,“一粒雨滴,自成江湖”。但是,《长安的荔枝》一下子放大了野心,想表现小人物的觉醒与反抗,试图挑战一种来自权威的、职场的或者更多约定俗成的对错是非,单枪匹马的失衡感却削弱了批判力,也间接导致几处悲情的慢镜头成为了煽情且过于拖沓。当然,总体质量还算可以,可能是我过于期待了。

生活嘛,全在于自己怎么理解,怎么接受。祝你周二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