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眸已是青山外

(2025-05-21 08:28:30)
分类: 烟花易冷
回眸已是青山外

大小脸、颈椎病、腰肌劳损、骨盆前倾、脊柱侧弯……是当代年轻人普遍的体态危机。退化,非旦夕之功,手机颈、久坐症、单侧咀嚼、翘二郎腿,在起初的那一刻已注定结局。人,舒适圈呆久了,绝对成为自己讨厌的人。城市街头,人潮拥挤,想找到体态轻盈、比例匀称、身材紧致、走姿标准的人,简直是“垃圾桶里找食物”。
与习惯成自然的不良体态相反,行为学上的包装和刻意却需要“日久见人心”。无论君子淑女,渣男茶女,人的第一印象,有时需要深刻的鉴别力,可以相信“一见钟情”,但更需时刻警惕与观察,与其抱怨“渣男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不如认真反思自己,如何错过了细节,又被表象蒙蔽。
和一个人相处半天,看看他(她)的坐姿、喝酒、吃饭、开车、过马路、待人接物……除了反映情绪,还将折射是真善美或假恶丑,是眼里只有自己还是顾及他人感受——“细节决定成败,魔鬼都藏在细节里。”尤其是女孩,只要擦亮眼睛,用心观察,加上必要的理智与清醒,完全能辨别出男人是妖魔还是杠精还是妈宝。譬如,男人在餐厅里下意识手拉座椅制造噪音还是手提座椅保持安静,能掂量出人品和修养。

5月18日傍晚,独自看了《会计刺客2》,观众寥寥。时隔九年,本·阿弗莱克相比2016年首作,呈现肉眼可见的衰老。续作,虽失去了题材新鲜度,故事内容亦乏善可陈,但剧中兄弟俩凸显性格特征的台词与并肩燃血战斗的画面,让人怀念起英雄辈出,灵感闪耀的银幕黄金时代。自短视频泛滥后,无论是美人、英雄,以及各类艺术作品,我们已退回到黑铁时代。
1997年,大本与马特·达蒙自编自演了电影《心灵捕手》。2012年,大本自导自演了传记电影《逃离德黑兰》。另外,我非常喜欢小本(卡西·阿弗莱克)2016年主演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影片的阴郁忧伤,最终破壳而出的重新生长,九年过去了,余音绕梁。有的影片,经过年龄及阅历的勾兑,回味绵长而神伤。
周末,续看了李静访谈类节目《听你这么说》,大鹏,朱哲琴两场。两个月内已看了马岩松、任泉、王潮歌、陈漫,还是不忍心收看叶檀的“除了生死,其他都是擦伤”。以及马未都的《背影》第一季“相遇即人生”,王世襄、徐邦达等,淡淡的回忆,轻轻的叙述,一眼千年的穿越。人生,害怕亲密,越亲密,越忧伤,但也总是要相信时间的镌刻,因为忧伤,故而愉悦而活——收下我的祝福,跨越山高水远。

人生,被一些画面催醒着回忆,也总有一些回忆扩展了画面,不知道感动什么,却不由自主流泪,年轮增加,禁不起触碰。年轻时,很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说着说着哽咽,有的人喝着喝着泪流满面。1999年1月1日,有篇之后每逢新年不断被传颂的新年献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这是新年的第一天……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而今,阳光晃眼,有时让我迎风落泪。5月18日白天,回了趟老家,不堵车,车程半小时。梅雨天的古镇,彷佛笼罩着如烟似雾的水墨,稍远是青山如黛,近处是水杉高耸,而溢出画面的,有青绿大河,还有梦回故纸堆的思绪。记忆中那些凝固的旧场景,已点点滴滴渲染成现实中的簇新与松垮,人在时间面前,顿感无力。相关部门,喊话要实现“千年古城复兴”,然而,拆光了,就不可能回归灵魂。
2007年11月,去郑州游玩时特意参观了“普罗旺世”小镇,让我对郑州的好感度仅次于杭州成都厦门。小镇的商业街上矗立着一块开发商老板亲自写的一段话:“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着这座小镇中有色彩缤纷、风格各异的建筑,居住着一群来自各方但都善良礼貌的人们;我要种下许多树木……”2024年,这个伟大梦想,戛然而止。我想,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定要给人实现各种的理想以及梦想。

一切,在时间的魔术变幻中发生:新人,变成了旧人。旧城,变成了新城,灵魂也就跟不上脚步。人,总要记得来时的路,如果那时的自己是善良的,就应该继续保持,如果那时的自己是乖戾的,就应该反思改进,如果那时想去远方流浪,就应该在一路的取经路上参悟,重要的不是故乡异乡,重要的不是美景美食,重要的是有人疼以及有牵挂,以及怎样做好当下的自己:心享,事澄。

回眸已是青山外

回眸已是青山外

回眸已是青山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