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人来人往

分类: 烟花易冷 |
今夕何夕,人来人往
五月渔郎相忆否?五月初收到了某朋友久违的问候,说是端午临近,想起我的生日了。两地仅相距230公里,印象里还停留在“去年今日此门中”,未见却已十七年。岁月留痕,无需回忆,看镜子里的自己吧。头上的每一根白发,代表着往事不堪回首。脸上的每一道沟渠,揭示着人艰不拆的奥秘。即使可以没心没肺自由生长,盛世美颜依然败于时光。
何况,“镜子中的你和现实不同”,这是“宇称不守恒”。天下第一的某果手机,其前置摄像头没有镜像功能,导致大小脸过于真实的自拍照,总是吓坏喜欢照镜子并以镜子为准以美颜为基础的美眉——魔镜魔镜谁最美。人的眼睛看不到自己,人间处处是东施效颦。
有朋自远方来。聊起海螺沟之行,翻阅了电脑的照片文件夹,竟然是2006年4月19日的合影。我喜欢拍风景照,极少拍人,几十个文件夹,时间跨度将近二十年,自己的影像寥寥可数。很遗憾,年轻时觉得不留影才是赢,如果回到从前,不想再拒绝合影及单独留影了。
人生,总是会变。2007年7月25日,我一边惊艳于纳木措的海天一色,一边吸着便携式氧气罐对同事说,“除非给我150万,否则再也不想来了。”而今,早已忘记了高原反应的难受,惊诧于当年的吹牛口气,钞票多难赚啊,别说是150万,给我10万就骨头屁轻勇闯世界屋脊了,大不了背负一麻袋氧气罐。
日久见人心。新公司法出台,长达二十多年的某合作单位为了催讨项目欠款把同行公司的董监高告上了法庭。70后胡铁花闻讯,计划终止与这家单位的合作,理由是为了欠款让职业经理人背锅,此人利欲熏心。花无缺却淡淡地说,商人而已,人为财死,你们能帮则帮,不想帮,大不了以后别来往,不要随便给别人扣帽子,谁也不容易。90后的话令人刮目,长江后浪推前浪——“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同事之间,难以成为朋友,合作伙伴之间亦然。很多时候的你侬我侬,歃血为盟,只是某种潜在的利益交换。无数谎言或者营销的假象之一是别人还没入戏自己却感动了。十几年前参悟这个道理后,我已决定江湖不见,不断谢绝赴宴,谈笑没鸿儒,往来无白丁。尽管这些年默默帮助过不少同事的升职以及合作伙伴的业务,慢慢习惯了,不需要别人领情与感谢,坚定做一名扫地僧——要啥自行车。
原以为,自己改变不少,不再张扬,不再暴躁,不再傲娇,懂得了放下,学会了不计较,但即便大多数时候能控制情绪,一念之间仍然容易被情绪点燃,摔杯走人。山难改,性难移。“三岁意姿看到老。”随着年龄增长,深刻理解了改造自己很难,改变别人更是难于上青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交集的核心是主观上以及潜意识中在影响、改变、操控着身边人包括亲人、朋友、同事,哪怕是获得赞赏、共鸣。而人与人之间的舒适性,取决于共鸣与距离之间的平衡。人离鸟一米远,鸟亦安然。人近鸟半米,鸟就飞走了。
活着容易,一切为己即可。活着非常不容易,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跳不出凡夫俗子的框架。人有七情六欲,十二原罪,十二因缘,人性之劣之顽冥,非人力所能摧毁。弱水三千,未必一瓢饮。人也就一张嘴,万壑松风供一啜,不用退一步,而是移除了参照,反而海阔天空。
过去见过的人,过去没有发生的故事,就不必托福托付给未来了。而未来,并非过去的镜像,既然是不守恒,不可知,也就不必奢望、寄望、盼望,从来的失望皆来自于望。仍然是活在当下,欢喜见当下的人,欢喜做当下的事,四月只看花,五月是蓝莓枇杷,六月有杨梅桃子……错过了季节,就是错过了这一生的这一个月这一天。5月15日,朋友五人,晚餐后散步,走过街头,晚风温婉。那晚,时光柔软,天使吻了我的唇。
再想起时,是2046了。从《花样年华》到《2046》,即便“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过去,依旧不是意义,未来,也不是目的。平行空间内,相见,是凝固的永恒,分离,是流动的永恒。手牵手时,诞生过宇宙。人人,拥有专属于自己的独特眼睛(瞳孔),那就是各自的宇宙。眼里只容得下你,世界就是安然。
前一篇:善待,每一次的流连不忘返
后一篇:回眸已是青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