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tashanyan
tashanya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263
  • 关注人气:1,2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一树春秋,何必翻山越岭

(2025-04-23 12:47:30)
分类: 看上去很美
赏一树春秋,何必翻山越岭

宅。喜欢“宅”,躺着看书、刷手机,或是发呆,幻想宇宙光年,一个亿怎么花。有时,又一刻不得闲,一天跨越半座城,翻阅一座山。很多年前的清明,陪妈妈扫墓归来,在山脚挖了一棵小银杏苗,种在老家院子东北角。一晃,这棵银杏树,冠盖铺满了整个院落,深秋,硕大的银杏果挂满枝头。
窗外,有大树,就像房子有院落,院落里有花草,花草上有露珠,即使生活没有因此诗情画意,也变得柔软与贴心。穿过树叶间的光华,闪烁着,光影构成的颜色渐变,如同诉说。等风来了,树叶彼此触碰与分离,若即若离的肌肤之亲,亦是咫尺天涯的牵绊。
道可道,非常道。维姆·文德斯说:“日本人会对阳光和一些很小细节非常关注。日语中有专门一个词叫‘木漏れ日(こもれび)’(木漏日),它关乎风、树叶,和光落在墙上、地上留下的光影,而在我的母语里,要解释这个概念需要三句话才能说明。”

电影《完美的日子》,维姆·文德斯编剧并执导,役所广司主演。一位严谨的德国人,凭借异乡人的视野与理解,用纪录片方式拍虚构电影。维姆·文德斯说:“年轻时总会想着未来,老了才懂得珍惜和享受当下。这也是我创作平山这样一个人物的原因。”
平山,厕所清洁工。每天,在窗外的清扫声中醒来,浇灌、洗漱、剪须、穿衣,外出时定要望着近处的大树微笑,虔诚且细致地完成每一处厕所的每一个细节清理,然后是程序化、仪式感的午餐、泡澡、洗衣……除了偶然出现的一些路人提醒这并非是复制的生活,但平山的生活事实上每一天是相似的。纵然如此,平凡的清扫厕所工作,硬生生被他磨出了工匠精神。
平山的黑白影像梦境里,演绎着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以及若有所思。偶尔,他醒来时噙着的一滴泪,暗藏着一生的海洋。观众无从了解他的过去,为什么孤单又认真,喜欢收藏并倾听老式磁带音乐,喜欢购买并阅读二手书,关于树、棕榈树或焦虑,喜欢出门时投币并打开喝一口咖啡……直到多年未见的侄女跑来寻求躲避与安慰,多年未见的妹妹坐着专职司机驾驶的豪车追过来,揭示着平山不同寻常的过往,这种坚定抉择背后可能的创伤、悲喜、放下。

整篇电影,是留白的镜头,吝啬的台词,含蓄的表演。一静一动,一明一暗,一彩色一黑白。平山与路人的彼此视角、目光交错,平山与同事及生活场景里既是熟人亦是陌生人之间的互动交谈及寒暄,平山与妹妹和侄女的人生平行空间……诠释了人际交往间的“木漏れ日(こもれび)”——这是电影每隔一段篇幅出现的镜头,树叶摇曳,人生唏嘘。
“木漏日”,作为一种生活现象的科学解释,是“树冠羞避(Crown Shyness)”。又叫冠层脱落,“指的是一些特定树种会有的自然现象。即使空间很拥挤,相邻的树木的树冠也互不遮挡,形成一个沟状的开口。感觉像是树木在互相‘礼让’,各自有各自的一块空间,像拼图一样。”人生,寻求感情的闭合,但更需要“开口”,一个出处。
平山,喜欢大树,栽培绿植,或是因为喜欢它们的状态,即在固定的时间与空间内,看似被禁锢的树干,是枝头的自由与生长,看似树叶之间的热闹缤纷,是保持距离的你好我好,映射着平山的过去与现在及将来。享受“活在当下”,无需顾及任何人与物的羁绊,即便是料理店老板娘“偶尔投在你的波心”,那也是某种不可言说的有缘没分。人生的缘分,需要契合的时间、空间、地点、心情、经历的相互点燃,否则只能是一种心里的守望与祝福。让所见所爱,在心里长成大树。

影片用了大量的篇幅呈现了涩谷周边的不同厕所,造型文雅,结构精致,如同地标型的文化符号,使出恭之所成为恭敬之地。对于日本厕所,观众需要从更高维度理解。谷崎润一郎在备受赞誉的《阴翳礼赞》中描述了这种出恭的场景与心境:“我喜欢在这样的厕所里静听那淅淅沥沥的细雨声。尤其关东的厕所,地板边设有细长的垃圾窗口,轩端树丛落下来的水滴,洗刷着石灯笼的座底,滋润着踏脚石上的苔藓而沁入泥土,那幽闲的细声微音,宛如近在耳边。这种厕所,对品味鸟语虫鸣、月明之夜的神韵、四季的情趣,真是最适意的场所了。”
同样,《完美的日子》中那些对比出现的画面,也可以借鉴谷崎润一郎的其他表述予以点评。“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窃以为我们东方人常于自己已有的境遇中求满足,有甘于现状之风气,虽云略淡,亦不感到不平,却能沉潜于黑暗之中,发现自我之美。”维姆·文德斯的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之间产生了英雄所见略同的惺惺相惜,使这部看似枯燥与单调的123 分钟电影有了美妙与高明之处:看山还是山,看树还是树。

我也喜欢大树。本地树龄五百年以上的樟树、枫香、银杏树、金钱松等共有500多株,最高树龄达1560年。近些年,我“一天跨越半座城,翻阅一座山”的有些日子,是为了探访那些千年大树,喜欢它们的沧桑厚重,喜欢它们的枝繁叶茂,感动于寻常日子的千年摇曳是远方的牵挂与近处的守望——“祝我爱与牵挂的人以及爱与牵挂我的热闹身体健康诸事顺遂。”
有多久没有这样了:心情像树叶,从来在那里,摇曳随风。却很久没有这样了:心有灵犀读一本书;心如止水听一首音乐;心无旁骛写一篇影评。我,知道日子如流水,不用着急,不必慌张,奈何总是又总是,不知道在心里摇晃着什么。摇曳生姿,摇晃,却是乱。
喜欢树,拍摄树的平山,“凡事不入局”,独自摇曳。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小蔓说,“美食,只要好吃(健康),别在乎场景。”这话相当有哲理,还有美好想象的拼图。人生,时不时删繁就简,永远守望简单的快乐。且饮,一溪云。

赏一树春秋,何必翻山越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