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云一念万千尘

(2024-08-14 08:50:30)
分类: 烟花易冷
浮云一念万千尘

过去的十八年,我换过三辆车(前两辆由单位配置,第三辆是单位车改后自购)。近日,第三辆车的行驶里程数即将破12万公里,该考虑换车了。还没想好换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身边的人包括之前驾驶途锐V6、奔驰S、卡宴的朋友,基本换购了新能源车——趋势使然。2024年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已达51%,预计最迟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将达90%。
我开过同事与朋友的几辆中高端新能源车,起步轻快,提速丝滑,空间敞亮,驾乘体验令人惊艳。另外如座椅的舒适性可媲美顶级奔驰,清爽界面的智能触摸屏更是行走的电脑,随时随地的人机对话,尤其是精确到读秒的红绿灯同步与温馨的违章拍摄语音提示,目的地捷径及非拥堵路线的即时推荐,以及自动泊车,包括即将全面实施替代人工的智能驾驶,一路解放着大脑与双手。当我再踏进自己的燃油车时,竟觉得仪表盘与各类按键异常繁琐与难看,像石器时代的产物,原来喜欢的“推背感”也体验出了新的“顿挫”。
然而,除去油费与电价及保费的差异,新能源车的智能操控对我而言是鸡肋,就像当年惊艳于iPhone4的工业美学之后基本一两年一换苹果新机却从来只限于“通话”、“拍照”及“微信”的功能,连十分流行的某音、某钉、某多多、某红书、某马拉雅、某酷视频……都一概没有下载,对某多多老板44岁的某峥以486亿美元身家登顶中国首富没有做出一丝贡献。若不是医保卡强制绑定了支付宝,我也不会应用。现在,是否换新能源车,成了哲学思考。

眼科医生叮嘱我,“少思考,不生气,莫熬夜,禁烟酒,出门戴墨镜。”其他都懂,“少思考”让我有些恍惚。《黄帝内经》记载:“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脾,酸胜甘。”我问陈医生,是不是辞了工作去国清天童修行最好?他笑了笑。可惜啊,我只能自我安慰“结庐在人境”,繁华处修行。
别家的医院,眼科是一层楼或几层楼,至多是一幢小楼,即使是大名鼎鼎的瑞金医院。温州眼视光医院,却是三幢大楼(儿童眼科是单独一幢),“2023年门诊量117.41万人次”。四年来,我已去了十几趟,每次所见均是人头攒动,各个年龄段的病人皆有,拥挤程度堪比网红菜场,让人非常吃惊与感慨。
我认为,作为一个医疗资源无法适应人民群众对于身体健康的追求与保护的人口大国,医生的工作强度(包括工作压力),远胜于大多数行业。面对表单化及程序控制的就诊流程,流水线上的患者,以及很多病人的无脑问题,非常理解医生们的惜字如金,多答一句都是亵渎《黄帝内经》的劝诫。然而,对于个体而言,生命重于泰山,就很难理解医生因长年累月繁重工作而催生的冷漠。陈医生劝我的“少思考”,何尝不是一种“养生”——工作与生活的“很多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担忧是低效的表现。可以肯定的是,你担心的事,99%都不会发生。”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思考与抉择上,换什么车,无非是“随大流”或者“随自己”,何况是代步而已,不需要考虑更多。事实上,人这一生,选择做自己或许就能让活着变得容易(或者更难)。有时候,婚姻、家庭、宗族、团队,以及更多的社会单位,它们只是用来证明“你的想法(选择)是错的”以及“确实是错的”。
有人对我说,过去四年大喜大悲,经历了浮盈两千多万又失去两千多万的股市投资过山车。有人对我说,终于习惯并享受于一个人跑步一个人观影一个人旅行以及一个人看医生的清欢与孤单。有人对我说,55岁的高级工程师某某某被我们裁员后不敢告诉家里投了几十份简历无果后每天泡在图书馆装作正常上下班。很遗憾,我没有故事和他们分享与交换。在我看来,没有“路径”解决问题的“关心”,也是种“添堵”,另外,经历比知识更重要。
还有人问我,为什么所有问讯处的人总是冷若冰霜?我说,曾经的你,也是粪土当年万户侯,为什么现在活得像条狗?这么说,可能还玷污了狗的尊严。如果每天有无数的人不看或看不懂指示牌说着东南西北的语言只顾问你百遍千遍东西南北中,你没有疯掉,已经算是打通了任督二脉。

绝大多数人,生而平凡,且平凡原本就是宿命。既然,身无彩凤双飞翼,没有灵犀,也就不要揽瓷器活。人生,不该舍本逐末,而是删繁就简,那么,“健康快乐”就是唯一的最重要——我也是最近十年参悟明白这个道理。
如同,看多了病人的陈医生,读完博士进医院时,挂在医院墙上的照片既年轻又笑意盈盈,而今,徒剩严肃与惜字如金。或许,“少思考,不生气”,不仅仅是陈医生对我的护眼要求,也是他的自勉。
周末,看了徐峥的《逆行人生》,“房间里的大象”,我们无从闪避,更无力驱赶,严重怀疑这是外卖平台投资的为行业洗白的所谓励志片。一年半以前的两年时间里,我曾用微信里的自带小程序某团点过十二次外卖,对商家全部打“五星”,对骑手全部评“满意”,还加过两次“鸡腿”打赏(一次是酷暑天,一次是台风夜)——每个行业不容易,尤其是服务行业。但是,你我他,皆不容易。又然而,“干卿何事”?

浮云一念万千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