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命”,越早明白越好
(2023-07-11 09:21:10)分类: 烟花易冷 |
“知天命”,越早明白越好
“十万年来最热一周”,果然名不虚传。虽然气象部门牢牢守住了气温预报不超过40度的红线,但所有人的室外体感温度皆已感到罄竹难书之热。
我妈来电问候,说她和我爸每天宅家,早上五点多去菜场买菜后,连早晚的散步环节也取消了。幸亏院子里的银杏树刚好有覆盖整个庭院的冠幅。四十多年前,这个院子还有小溪流经,有两株大桔树,一株大犁树。现在回想,三株树未必那么大,小孩的眼睛里,岁月既遥远又高大。
想不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竟然还包括天气。“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应该也包括天气。一直以为70后、80后、90后是幸福与幸运的,然而历史翻篇时,是更种的“活久见”。全球气候变缓,建立在人类文明善于搪塞和粉饰以及甩锅的数据之上,实际变热进程恐怕超过专家预测。如果气候的灾难级演变还不能让地球人团结与和谐,恐怕星球的前途堪忧。
十年前,我还认为人生的每个阶段是不同的活法,比如年轻时消耗与折损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人类进化的贡献。近些年,每过一年,越觉得从前的自我认知也属于罄竹难书之愚蠢。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健康更是日积月累的守成。
如同“出名要趁早”,“而立”以及“不惑”与“知天命”,也要越早明白越好。可惜,绝大多数人不能免俗,总是要过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才明白自己从来就是凡人,也包括天上不会掉馅饼而人间的陷阱却不少。
知天命,意味着天命不可违。宇宙,自有其运行规律与逻辑,甚至宇宙的演变本身是一种哲学思辨。知其不可违,才有上善若水。无厚入有间,不是为了解剖时间,而是在天人合一的悟道中感知与把握生命存在的意义与路径。
适度,是均衡。规律,是有序。宣泄,也不是为情绪找出口,而是找到救赎或放下的方向。有些新闻在嘲讽当代年轻人热衷于去寺院拜佛烧香是一种躺平。事实上,若是心无旁骛,寺院里所获得的心灵宁静,却是人间欢乐场难以达到的境界。出世与入世,犹如自我的多面性,皆是真实。
人如果一味在万丈红尘里追逐,十之八九会引发抑郁或焦虑。无时无刻的镜像参照与对比,造就与滋生人心的黑暗原力。公民不服从,学会说不,善于拒绝……断舍离,不仅仅是物质与消费,也是精神以及哲学意义上的取舍。得失之间,失去更能触及本质。
目前,社会层面上陷入了某种停滞,表现为经济动力缺失,消费萎靡,让经济学家与有关方面忧心忡忡。人们往往将原因归结于“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其实,经过四十多年的疯狂追逐,经过四代人的接力,“累”已成为更广泛范围内的社会情绪。也可以理解为,就社会层面而言,也彷佛进入了“知天命”的环节。王朝的兴衰,历史的更迭,和自然的变迁,人的生老病死,是同一类哲学。我们无需奢望永生,也就不必苛求万世师表,因为地球的温度只需再升高超过1.5度,人类文明将被摧枯拉朽般抹掉很大一部分,并将经历星球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活着即幸运,健康即一切。怀念没心没肺地熟睡被闹钟催醒的日子。知足常乐吧。
前一篇:高能预警:地球开启烧烤模式
后一篇:从心所欲,健康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