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tashanyan
tashanya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263
  • 关注人气:1,2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乡即故乡

(2023-06-12 08:36:59)
分类: 烟花易冷
他乡即故乡

同事愁眉苦脸,老婆孩子移民灯塔国不愿回,他怕自己年过半百离开了这里的朋友圈与舒适圈去适应那边的新环境有诸多不便。太平洋足够大,却容不下一家人。我劝他少数服从多数,干脆辞职移民。我在那边的远亲朋友同学都已是第二代移民,从没听说有谁还想回故乡,甚至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皆已彻底同化。
我爷爷曾说,他爷爷来自临安。再往上,他也不知道了。据说天一阁收录了宗谱,但谁也没见过。小时候,见过不少街坊家的墙壁是用很漂亮的大石头砌的,上面有擘窠大字,颜体魏碑古篆皆有,后来才知是墓碑。曾感兴趣查了些资料,譬如宋朝南迁杭州时76%的移民来自河南,以及《中国的吉普赛人——慈城堕民田野调查》等等,章金莱的父亲章宗义回忆,其祖上是元末蒙古族的后裔……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故乡,时间很短。

十八岁前,我已认为伦理道德是绑缚,故乡是缰绳,好男儿志在四方。可惜的是,空有豪情,胆子却很小,至今在故乡生活,殊为憾事。然而,随着年纪长大,又反而觉得故乡不错,山环水抱,钟灵毓秀,繁华与静幽兼得。关键是,有一堆熟悉的人与事,让日子过得安全与有机。
花无缺告诉我,十八岁那年在教堂门口的那条街跳下旅游大巴时,蓝色的天空,干净的街道,有序的人群,中西合璧的建筑……从此在心底长成了树,此生就在这里了。类似的话,齐齐哈尔的胡铁花,自贡的万大师,许多朋友同样美言过。只有我坚持二十年如一日对故乡批评,直到近六七年这座城市逐渐在眼里心里变得亲近,走过很多古镇古村,老家的环境属于上品。

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父母的责任是托举,家是孩子放飞之后用来休憩与疗伤的港湾,无论其是否愿意。而孝道,无非是社会与制度为了闪避责任的某种转嫁。远走他乡,到理想丰满的地方去实践,是进化与意识提升的途径,客观而言,越有出息的孩子,往往离故乡离父母越远。当然,所谓幸福的偎依与陪伴,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福祉。
结婚率已创下自1986年结婚登记公布数据以来36年最低。生育率也自放开二胎以来逐年下降。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各种各样的咖啡店正在各大城市野蛮生长,且消费者对于咖啡的品质与口感不断提高要求……窥一斑而知全豹,故乡太远,异乡太近,生如浮萍时,也就无所谓故乡异乡。哪里有街角的温暖,哪里就是“好久不见”。

他乡即故乡


他乡即故乡

他乡即故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