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一世界
(2023-04-07 12:35:27)分类: 烟花易冷 |
一沙一世界
前年,前同事送了我一个沉香手串。她说,“老大,你戴着闻香,能平稳情绪。”作为长期手无寸铁之人,我不习惯戴任何东西,就搁在办公桌上,过了半年,手串依然是原木的黄颜色。又过了半年,时不时拿起手串闻,确实有异香,也开始顺手转圈,转了几星期之后,手串变成了淡褐色,很神奇。
起初,我拿着手串,是放在办公桌下,手指按着转圈,常常一次转两个珠子。别人进来说事时,转圈速度越快,心越急,没一点耐性听。打捞起非常久远的灰色记忆,外婆念一遍大悲咒捻一颗珠子。于是,我也慢慢捻,一颗一颗捻,心就平复下来——是啊。着什么急呢。
某日,最近为了职务没有升迁经常抱怨这抱怨那的同事来串门。我和他探讨了某项十几年前的工作。谁知他说“这是总经理想的事情”。本来我想引申的意思是“先做好事,而不是先谋职位,事做好了,职务也就水到渠成了,老是只想着升职,事情反而做不好。”被他一呛,我默默地捻了一颗沉香,不想说了。
又一日,会议讨论某项制度的补充完善。与会者讨论了小半天,我发觉这帮高管压根就没有熟读过这项制度,甚至忘了二十年来三次重大变更的原因与条件。本来我想继续介绍一下背景便于他们温故而知新。但历史经验告诉我,越是官大权力大,越是不按照制度办事。就默默地捻了一颗沉香,不愿说了。
中国的事情,错综复杂。而复杂不在事情本身,在于人心,在于聪明人太多,尤其是自作聪明的人多如牛毛,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太少。汉字的模糊定义,又给这些聪明人更多回旋的余地以及解释的角度。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张蓝图大多停留在表面文章。
抛开工作,生活上的事也是如此。亲人朋友间各种美其名曰的考虑,也大多是从自身的角度,就像很多人喜欢把“我是为你好”挂在嘴上,实则是一种自我需求的满足,而愤怒的核心又是需求没有被满足。基本上,在没有捻过手串之前,我已放弃了绝大多数的沟通努力与欲望,已相信“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基于各自的立场与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
刹那,已永恒。永恒,即刹那。世上的人与事,皆是相通。有人说,人的大脑是宇宙。也有人说,宇宙就像人体的DNA。无论是作为非洲南方古猿的汤恩男孩,还是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印度尼西亚的爪洼人……人类至今搞不清楚宇宙和生命之间的关系,很多理论似是而非,仅仅是人类说服自己的想象工具,虽然人类已经像上帝一般创造了人工智能且后者飞速进化——证明生命是能够被创造的。
既然宏大的架构立在那里,我们就需要习惯等待,很多的人与事,如同农民种庄稼,什么时候播放,什么时候收成,皆有时间顺序,也需要适应气候的天意。无论是搏升迁,或是买股票,以及类似于吃一堑长一智的年龄与阅历与经验与思考等等之间的必要联系和不经意的触及,水到渠成是某种等待,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依然取决于天意,也可能是时机,甚至是运气——一切可遇不可求。
“诗酒趁年华”,《望江南·超然台作》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苏轼时年四十不惑,他想必体验到了来自年龄上的挫败感,才会说“趁年华”——出名要趁早;大口喝酒要趁早;一本漫画闯天涯也要趁早……唯独成家立业扫天下的事不用太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