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今生即前世
(2023-01-16 08:50:47)分类: 烟花易冷 |
花非花:今生即前世
下班路上,车载电台播放新版的《祝你平安》。孙悦1994年演唱的歌曲,隔了十八年再演绎,听起来有点悲悯,歌词令人些许潸然,当年却听出了满满的欢乐。如同“隔岸犹唱后庭花”,唱的人,同一首歌,听的人,晒着今晚的月色,想起往事如烟,再也不是昨天的少年。人生路上,“借问酒家何处有”,载不动许多惆怅。
十几年前,见不惯朋友与同事为了利益而勾连,不屑挖空心思博取个人权益,置疑卧薪尝胆与君子报仇是一种狭隘的心理疾病……谁知人生水滴石穿,随着年岁增长,回看从前的自己,粪土当年,不过是年轻而已。渐渐的,自己沦为了那个年轻时讨厌的人,需要时刻反省,愿意老实人吃亏,拒绝贪婪,才能不被黑暗原力吞噬。
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人总是习惯于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否认或辩解,极少承认与悔过。“一个谎言需要一个更大的谎言来圆”,当台上的人以及无数的砖家纷纷沦为表演艺术家,掩耳盗铃刻舟求剑一叶障目夜郎自大……见过了各种巧立名目、隔山打牛、投石问路的“决策气球”,“塔西佗陷阱”水到渠成。
人与人的沟通困境,导致巴别塔无法建成。当下,有钱人与没钱人,开车的与骑车的,权贵与平民,豪宅与没房,体制内的与体制外的……各自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逻辑皆是南辕北辙难以达成共识,需要规则来判定,往往,我们的规则又是变通的,导致很多人无理走遍天下,有些事,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些事,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如果是基于生命的角度,个体决策的先后秩序应该是“时间,健康,幸福”而后才是所谓的“事业、兴趣、交际”等等。而现实生活中,我的年轻同事为了力所能及在城市里定居选择把房子买在了绕城高速之外,并庆幸说和他北京同学每天将近四小时的通勤时间相比,他很幸福,尽管他每天需要在路上来回浪费两个多小时。
在现在的我看来,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成本与健康成本才是做出任何个体决策的基石。但现在的同事认为,房价一直涨,先买外围以后有条件了再换购圈内,牺牲或浪费某一人生阶段的适当时间是值得。可能,现在的他,是从前的我,而现在的我,是未来的他。
见惯了太多的阳奉阴违、鸡同鸭讲,就不愿再倾听、沟通或是探讨,大多数没有任何意义。站在各自的立场、角度以及物质基础上,有时候换一种选择等同于脱胎换骨。人,只会遵循自我的剧本寻找对应的素材予以逻辑的合成从而做出行动。很多人的一生,被房价与货币绑缚,不是在生活,而是生存,不是在享受,而是在忍受,一辈子在消耗生命。
“船停在港湾固然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初衷。”接受风险,迎接风浪,皆是生命的构成,面对疫情反复与病毒的进化,以及未来可能的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可能的战争,个体无从逃遁。何况,日程生活中还有怀璧之祸、挡道之祸、关系之祸、言谈之祸……人间清醒是孤独,以史为镜,以人为镜,还要结合以己为镜,站在人生不同阶段,归来非少年,亦最好记得粪土当年。
过往三年告诉我们,健康最重要,时间最宝贵,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过往三年警醒我们,需要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客观规律。
人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千万不要覆盖从前的自己,那里未曾被抽走“脊梁与血性”,未曾被剥夺“尊严与善良”,未曾被遗落“浪漫”,也未曾被抹除“自由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