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棋经》——以棋道窥天道

(2009-11-07 00:45:56)
标签:

围棋

求道

棋经

读书

文化

分类: 文化•传承

  除了鏖战厮杀的胜负师,棋盘上另一集团是求道者。端坐凝视,心神合一,可以感觉到盘中棋子气流涌动,在不断的冲突、释放与平衡下,各种态势变化万千。这就是能看出棋盘的“势”。放到今天说,有些量子力学的味道。能量在棋盘上各个点出现着,某一局部出现大量能量,就造成力场聚集,需要释放点来泄能(提子),才能维持棋盘的动态平衡。而掌握其中能量流动规律,观察到能量聚散之人,就能因势利导,化各种能量流为己用,下出天人合一的力场与棋势。

 

  这也是执着,但不再是执着于输赢,而是天地间浩然长存的和谐之力。苍茫宇宙最无可抵挡而又完美协调的力道,即天道。而《棋经》中对这一等级棋士的评价很简单:入神。

 

  人生在世,遵循天道,则能灵魂飞升,不为形骸所拘役,化为宇宙之息而不会腐朽。“是故,虽须臾之相属,若托于道,则与宇宙同寿耳。”(抄袭自己的《登楼赋》)

 

  品位高阶者,不数木不算劫,观棋型,可感知厚薄深浅,势流动向何方。这还多亏了围棋各子平等,只按位置和投子时机区别力量,能演化出单纯而完整的黑白阴阳阵势,判断气流涌动。象棋各子阶级分明,志在擒王,关键时刻壮士断腕,棋盘上棋子越下越少,杀机浮现,但少了磅礴阵势的气流势态。有一说,象棋养脑,围棋养心。话说无论是中国象棋还是国际象棋,都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模仿,帅、车、马、兵等,但围棋模仿的是什么?仿佛天外来客般。

 

  吴清源大师的纸扇上题了“暗然而日章”五字。他是很爱《中庸》《易经》的,说围棋就是“用中,中庸调和,不偏不倚”,他求的道也是和谐之力。宇宙万物,没有一样是不变的,谓之变易;有其事必有其理,谓之简易;万象之源不变的永恒,谓之不易。《棋经》仔细看,其实可以当《易经》的注解用了。而《易经》,何尝不是求天道之书。

 

  小时,教我围棋的老师傅直接说我有戾气,不能学争斗厮杀之道。于是被妈妈送去佛寺潜移默化了半年;回到家中,闲时也遍览经卷,禅坐冥思,培养佛性(结果我还是选了佛中煞气最浓的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如此宏愿,便是以劫渡劫,渡尽万千众生)。不知何时可以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以棋道窥天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