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棋经》——胜负师之魂
(2009-11-05 09:20:19)
标签:
古文棋经读书 |
分类: 文化•传承 |
2000余字,却要全篇凝神屏气才能读下。纹枰间首先是求道修身之处,之后是胜负师对战决算之所。既仿效孙子十三篇,博弈争胜的要义自然层出不穷。把它当九阳真经看亦无不可,一日千里的武功速成秘籍是存在的,当然前提是生活事业的经验积累。不然没练九阳真经的张无忌,对着乾坤挪移的精妙用法也无从下手。
比如这些,是不是在谈判、管理、公关、销售中正在做、正要做,或尚未想到做的?
“局势已赢,专精求生。局势已弱,锐意侵绰。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败……两势相违,先蹙其外。势孤援寡,则勿走。机危阵溃,则勿下。”
“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
“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袭之意也。弃小而不就者,有图大之心也。”
不做“《棋经十三篇》对比商战中十三点感悟”这种八股文章或白话文翻译了,推荐大家精读原文印证自己的修行。聊几点小感,先从胜负师角度说,有空了再写求道者:
1、棋理禅理相通,境界高妙之时,黑白交错,变化万千,生中有死,死中求生,正是堪破生死的好借助。
2、这4句对照着看:“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败”;“胜负非生死,而天下”;“投棋勿逼,逼则使彼实而我虚”。
沿边而走,虽败,但输的是天下,不是性命,毕竟“得其生”。我众张势,而非进逼,也为败者留得苟安之地。围棋模拟的非战场而是天下,奕者非军将而是君主。赶尽杀绝,不能概括帝王之术。驭兵、驭将、驭敌,得天下。
3、“局势已弱,锐意侵绰”、“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袭之意也。弃小而不就者,有图大之心也。”能完全看透对方欲望的人天下无敌。谁也没有这个本事,但任何有益的思考模式——比如换位思考——都可以强制循环养成习惯,无限接近读心术。
4、围棋不比象棋。象棋阵前三军齐备只待擒王,不必考虑“要不要多派兵保护粮草”“抓壮丁过狠百姓会不会造反”这种政治、经济领域的步骤。围棋从无到有在建设与破坏的循环中发展,势与利的取舍,更加微妙。因此虽有“边不如角,角不如腹”,但除了特定时代的吴清源大师,大家还是上来先占角谋生存。
从这角度看,吴大师不像君主,而是潜于九地之下,待天命所至即借明主之力撼动天下的卧龙。
5、十一篇《明数篇》,讲的是围棋术语:飞、顶、尖、断、冲等,不下棋的人往往略过。其实详加品味,三十二名,尽展当代社会求生法则啊。
6、立足于打败一个永远不犯错误的对手,才会无限趋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