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宇之殇
(2010-11-01 15:36:21)
标签:
胡新宇之殇青春保健系列谈杂谈 |
“过劳死”是最早源自日本的一种现代特殊病,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救治不及,继而丧命。
青春保健系列谈(4)
胡新宇之殇
“过劳死”是最早源自日本的一种现代特殊病,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救治不及,继而丧命。
2006年5月28日晚,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5岁的胡新宇因病毒性脑炎抢救无效,不幸死亡。胡新宇,四川人,2005年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即加盟华为公司网络产品研发部门。
“他是长期连续加班累例的。”熟悉胡新宇的一名同事称,“为了获得好的绩效考评,他长期没日没夜地加班,基本上每天都加班到凌晨2点,睡觉也在公司对付过去。”据此,胡新宇曾两个季度连续获得了A。
“如果不是长期过度劳累,小胡不会变成这样。”胡新宇的一个同学表示,长期超过身体负荷的工作削弱了他的免疫系统,让他的生命变得危险和脆弱。
胡新宇在华为日常的作息习惯是:晚上坐上公司近22点的班车,从坂田基地颠簸到关内的家中,到家时间已超过23点钟,然后早上7点起床去赶公司的班车上班。
2006年4月初开始,胡新宇所在的接入网产品线接入网硬件集成开发部进行一个封闭研发的项目,项目内容被严格保密。
这个项目开始后,胡新宇开始经常在公司过夜,甚至长时间在实验室的地上依靠一个睡垫打地铺,加班时间最长到次日凌晨2点左右,早上依旧早起,8点钟吃早饭,9点钟打卡上班。
4月28日,胡新宇身体极度不适,他请了假去卫生院就诊。29日,胡新宇坚持不住了,他几乎整个“五一”长假期间都在医院病床上,而不是在实验室里度过。后来由于病情过重,转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
一个胡新宇的同学回忆说:“2001年我们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约定2006年如果还在一个城市,就一起看世界杯。他非常喜欢踢球,球技很好,身体也很好,我们上本科的时候,常常连续踢五六个小时的足球,晚上还要玩通宵。这样的身体,在华为工作了短短的一年时间就垮掉,真的让人很难过。”
“想起他年轻的女朋友没有人疼爱,年迈的父母没有人去孝奉,再想起他曾经奔跑、微笑的样子,心里好像堵着一块石头。我现在只是想:小胡,你要走好,在天国的某个角落,你要好好地休息,不要再操劳,也没有加班,我们这些兄弟,会为你祝福。”胡新宇的同学们在悼念他的网页上写下这样的话。
这几年来,“英年早逝”的事件在各地屡有发生,这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是工作第一,还是身体第一?“胡新宇事件”是值得我们警觉和深思的。
在2006年6月20日的《韩国经济》中有一则消息名为《疲惫的中国,加班现象曼延,每年60万过劳死》!文中说,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的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人均劳动时间已超过日本和韩国,随着加班的“普及”,年轻人死在办公室的例子屡见不鲜。这样一则消息,这样一个数据,被我们的邻邦“忧心忡忡”的刊登在了他们的报纸上,而碰巧看到这个消息的国人们,恐怕连忧心忡忡的时间都没有,也许只会无可奈何的摇头叹口气,为自己和自己的亲人朋友祈祷不会被累死,为自己的祖国祈祷永不疲惫,世代繁荣昌盛!
是谁累死了这60万中国人?
有人说是企业老板,他们只知道榨取员工的最大剩余价值,哪管员工的死活!虽然说,有这些老板的一点因素,但是,毕竟没有哪个老板用刀架在员工脖子上面,逼着他拼命工作最终累死!加班有加班费,加了班就可以多赚钱,大多数人那么拼命的工作最终都不是为某位老板,而仅仅是为了一点薪水或者升迁机会,所以,说是企业老板累死了中国60万人确实牵强!
调查发现,82%的人选择了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惟一条件是“奖金如果足够高”。尤其在20~40岁的人中,这种想法相当普遍。
2006年,国内一家门户网站就“胡新宇之殇”进行了调查。对于“你经常加班吗?”这个问题,近7000名被调查者中,64%的人“经常加班”,27%的人“偶尔加班”。从每次加班时间来看,2小时以上的多达78%,而超过加班能获得补贴的员工只占17%。
在上海职场,最新调查显示,尽管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余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但上海目前有42%的员工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与此倦怠现状的调查显示,40%的员工对工作表示倦怠。
华为健康指导中心沈医生指出,人在疲劳、精神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会下降,容易患病。具体到胡新宇的个案上,工作上的压力以及加班的疲劳可能会影响他的身体状况,乘虚而入的疾病才是夺去他年轻生命的罪魁祸首。
疲劳是指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能量消耗所引起的机体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也就是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者自感不适和劳累,从而使工作能力减退的现象。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生理疲劳包括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体力疲劳是指由于肌肉持久地重复收缩而能量减弱,导致人的工作能力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脑力疲劳是指由于用脑过度,导致大脑神经活动处于抑制状态的现象。人在从事脑力劳动时,脑部肌肉会收缩和紧张,注意力越集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脑力疲劳会影响人处理问题的能力。
导致过劳死的诱因更多的是长期的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IT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却是无数才华横溢的精英们依靠透支健康换来的。瞬息万变的市场、高节奏的工作、残酷的竞争压力……无一不在蚕食着IT从业者的健康。失败了可以重来,失去了健康又有多少人可以重来?在令人瞩目的“IT先锋”光环背后,IT人健康话题已经到了必须去正视的时候。
据一项调查显示,IT行业内普遍存在着工作超负荷现象。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者的比例高达77.8%,其中每天工作11小时以上者比例竞有22.5%。95%的公司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高科技行业、IT行业人士。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马根山教授说,他们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医院每年收治的数千名冠心病患者中,年轻的精英人才占到了近10%;过去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年龄都在50岁以上,而现在有的病人只有30多岁。马根山教授说,精英人才由于工作繁忙,容易忽视自身健康,往往等到“累倒了”才开始重视。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如此玩命工作是在透支生命。但一些中青年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用一位白领小姐的话说就是“年轻时拿命换钱,岁数大后拿钱换命”。调查数据显示,75.1%的中青年人对拼命工作甚至“过功死”的人表示理解,只有18%的人认为“这种健康风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