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精神病可以治愈》连载(9)压力调适与养生
(2010-05-29 06:26:01)
标签:
压力调适与养生《再谈》连载养生疗法健康 |
《再谈精神病可以治愈》连载(9)
压力调适与养生
我之所以用“压力调适”,而不用更常见的“压力管理”,这不仅是语义上的差别。问题的关键在于你不仅要从压力中幸存下来,而且要从压力中成长起来。“压力管理”意味着“还得再做一件事情”。好像你要做的事情还不够多。而压力调适是你生活组成的一部份。它不是工作,不需要完成的另外一件事情。它是一门艺术,它把你生活中压力的原材料加工变成你可以生活的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手艺提高了。它不需要从你的时间表中挤出时间。相反它却能为你的生命延长时间。人们常常看到压力管理需要做特定的练习来减轻压力。但压力调适真正地启发你的智慧。它没有机械般的呆板和生搬硬套。它越来越意识到你的情况,甚至更可能意识到你对这些情况的反应。
事实上,生活不总是一片平静的海洋。生活把你抛向大风大浪,而这些你都无法选择。然而,你确实又可以选择怎样来驾驭这些风浪。你是否选择优雅地冲浪,抓住出现的时机呢?还是选择让这些风浪把你打翻,让你感到无法呼吸,并且时刻都面临着沉沦下去的危机。压力调适一方面比较灵活,会随着压力的改变而改变,而在另一方面,它又坚持使用某些核心技艺和习惯。压力调适意味着,你集中精力培育一个花园,年复一年,花园会越来越美。而压力管理意味,一个复杂问题尚未解决,你又惹来另一个。
从本质上说,压力调适就是要发掘你的潜力与智慧。以避免压力过大对你造成的伤害,使你活得更真实、更愉快。禅家以为,我们生而具有如此的潜力,以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当然不是特殊领域的艺术家,诸如画家、雕刻家、诗人等等,而是生活的艺术家。生活艺术家这个行业,听起来可能新奇而相当奇怪,但是,事实上我们却不知道自己生来就具有生活艺术家的潜力。我们大部分人都失去成为这样的艺术家,其结果,是我们把生活搞得一团糟,一刻也静不下心来,疑惑重重。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已生来就具有的这种潜力呢?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庄子就提出端坐而忘。也就是通过静坐,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忘掉聪明,忘掉生死,忘掉万物,忘掉烦恼,最终你也能像真人、圣人一样,达至忘我,实现静心,活在智慧中。也就是通过静心养生,发掘自身的潜力,实现压力调适。
压力过大虽是当今人类所遇到的生存危机,但解决这危机的智慧却在古之道术中。1982年,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新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指出,当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迈入信息社会,我们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我们周围的高技术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在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界里,连不安全感也维持不了很久,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做到高技术与高情感平衡。什么是高情感活动呢?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已有所诠释,“静坐、按摩、瑜咖、禅等,所有这些都是高情感活动”。也就是说,生活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我们更需要的是培养“静心”的技艺,养成“静心”的习惯。因为快乐的生活需要的是智慧,由静心所引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