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仲明小屋
杨仲明小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464
  • 关注人气:15,3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尊重是健康的基石

(2010-01-03 12:27:46)
标签:

尊重

养生疗法

健康

我坚信,养生疗法普及之时,乃中华民族民富国强之日

尊重是健康的基石

尊重味着认为值得重视、关心,同时也包含着控制自己不去干涉别人的隐私和选择。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是人类的根本需求,如果你不尊重自己,就等于自己降低自己的价值,自己把自己归入卑贱的行列,实际上就是自己要求别人看不起自己。

尊重是健康的基石,要保持身心的健康,你就必得自尊,不然,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在一天天地退化。起初是不爱惜自己的身体,饮食不当,进而便觉得人生的无趣。最终是“病入膏肓”。尊重作为最基本的需求适用于所有人,而那些病入膏肓者正好违背了这项原则。他们不尊重自己,渐渐地别人也不尊重他们。你若不信,可以到精神病院去看看那些人,他们中有的人或许要永远留在那里,直到老死那一天。

心理健康的人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他们关心别人,体谅别人的困难和要求。他们维护人性的尊严,和别人打交道时,把别人当作人来看待,而不是当作可有可无的东西。他们承认每个人都有值得尊重和敬佩的独特个性。

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是一个人有责任心的表现。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教育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青年学生具有社会的责任感,教育应使学生学会相互负责、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这不仅是为了学生,而且也是为了整个社会。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责任感是一个必要的要素。社会的责任感一旦瓦解,社会就会产生恶性循环。人们在某一环境里,如果没有养成对本社团的责任感,总的说来,就会丧失社会感。最终,人们将成为一团散沙,彼此之间毫无联系。

要培养青年学生的责任心,就应使学生学会尊重。要学生懂得尊重,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也就是说,要学生学会尊重,教师必须尊重自己,也尊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却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不对称。社会片面要求尊上、尊老、尊师,却完全忽视尊下、尊幼、尊生。上智下愚的腐朽观念在现今社会仍根深蒂固。

数千年来,在我们这种特定的文化环境里,总有那么些人喜欢干涉别人的隐私,操纵别人的选择;甚至认为这种特权是天经地义的。人,甚至儿童,最终必须自己为自己进行选择。别人不能经常为他选择,因为这样做会使他衰弱下去,会削弱他的自信心,并会使他对于自己经验中的内在快乐、对于自己的冲动、判断和情感的觉察能力发生混乱,也会使他对于干什么是自身内在的东西和什么是他人准则的内化不能区分了。因此,我们可以把健康成长的过程看成是永无止境的自由选择情境的系列,这种情境是每一个体在其一生的每一时刻所面临的。在这里,他必须在安全和成长、从属和独立、倒退和前进、不成熟和成熟之间进行选择。在这个意义上说,尊重意味着给自己、也给他人以选择的自由。

近年来,在我国陪读现象已愈演愈烈,不少重点中学周围几乎都存在一定规模的陪读村。家长们陪完小学陪中学,陪完中学陪大学,甚至还有人陪着出国留学。现在与10多年相比,孩子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教育体制都不同了,陪着孩子读书,家长心里或许会踏实些。但是,我不禁要问:家长们,陪到什么时候,才对孩子放心呢?恕我直言,你们的这种不放心,实质上是对孩子独立长大缺乏信心,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日常生活琐事都替孩子操办,也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孩子选择的自由,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有碍于孩子尊重意识的养成,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危害极大。

一个没有养成尊重意识的儿童,未来是很难在这个社会正常生存下去的。

程某,男,19755月出生。童年活泼可爱,聪明无恙。读初中后,14岁开发始性格渐变:内向、少语、孤僻、倔强、暴躁、缺乏亲情、感情冷漠、难以交流、主观意念强、疑心重。常常不问原因砸锅摔碗、冲门窗、毁家具。视家人如陌路人,不喊爸爸、妈妈,体罚、打骂妹妹。问其原因不答,好言相劝不听。父母一直误以为是性格问题,长大后会好的。

初中毕业时,因收费和老师闹矛盾,受了班主任批评,而拒不参加升学考试,一心想参军。17岁服役。参军体检期间不和父母说一句话,临走时一声告别辞也没有。入伍的前两年不和父母通任何信息,甚至把父母寄给他的东西退回家。第三年要学汽车驾驶等技能,拍电报、写信请父母带费用去部队。信中那充满尊敬和亲情的称呼,那再三向父母、妹妹等亲人诚恳道歉、请求宽恕的言语,那发自肺腑欲加补偿过错的承诺……字字句句无不催人泪下。父亲去部队期间他照顾得也很周到,全家人深深感谢部队对他的培养和教育。可是好景不长,第三年探亲回队后患了急性肝炎。回家调养期间老毛病复发,比过去还厉害,甚至辱骂、推打父母,将父母关在门外,对妹妹更是朝死里打……

参军满四年复员,分配到粮食部门。实习期间与领导顶牛,以“病”为由,没有好好上过一天班。以“功臣自居”,老子天下第一,实习单位请客没有他陪,他掀翻餐桌后还振振有词。实习结束后,他被安排在边远乡镇基层粮管所,工作不好好干。为报医药费,身带两把匕首,到主管局政工科发狠劲。单位为买静求安,借给他1.6万元,让他停薪留职,自主经营。

19995月,他用从单位借的钱加上父母通过他人暗里资助的钱开了一个烧烤店。因经营不善,不到半年倒闭。债权收不回来,债务赖不了。店里凡有价值能搬动的东西都被人拿走抵还工资和债务去了。和他“热恋”了一个暑假在他店内打工的职大在校女生“吃、住、用、玩”过后也离他而去了。时年24岁,自此,他精神恍惚,疑心别人(包括家里人)和他过不去,破坏他的事业还想害他。于是,他匕首、铁棒不离身。到本市一家娱乐场干了个把月,就说有人要杀他,一天夜里打的投奔乡下的舅父,为甩掉跟踪的“尾巴”,40公里的路换几部出租车。为防舅父母雇人杀他,睡觉时匕首、铁棒放在枕头下。他伯母一家人请他吃饭,他说是“鸿门宴”,说堂兄堂姐为谋他的家产要杀他。和父母一起生活凶器仍然不离身。辱骂、殴打家人,摔砸家具物品、锅碗门窗,父母无奈,只好借居单位。200010月的一天,他身藏二把匕首,把父亲逼在办公室里37个小时,逼父亲交待“罪行”,写雇凶杀害他的“自首书”。“110”来后,他才主动开了门交出匕首,跪在父母面前打自己的嘴巴,哭着求父母宽恕,可是,几个小时后,他又有家不归,夜游户外,四处游荡,散发父亲“自首书”的复印件。不得已,二天后,父母请市精神病院来人将他绑走,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住院不到一个月,症状渐消,认知力恢复,抱住探望的父母大哭,悔恨无比。他哭着对父母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想见爸爸、妈妈。”住院55天出院,回到家里对父母说:“我小时候就可能有病了,偶尔恐慌不安,就拿妹妹出气。”还说:“今后我情绪一旦反常,就要立即去医院看病。”谁知回家第二天,他就自作主张把治疗精神病的主要药物“氯丙嗪”的日服量从12颗减至6颗。父母发现时已过去二个多月了。三个月一次的定期复查,医生询问后并未提出异议。半年后减至4颗,一年后减至2颗,他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也随着药量减少越来越正常了。一年后,他开始从事组装太阳能热水器、组装家具、开机动车等工作,婚姻对象经几处物色也落实了。

20024月,他家几经损坏的住房再次装修,为他结婚作准备。此时,看上去他一切良好。父母查问到吃药的事,他总是说:“知道,我心里有数。”父母因年龄和身体健康关系对他也失去了控制和监督的能力,他非但不定期去医院复查,就连药也完全停了。10月,给人代开了几天出租车,情绪出现了反常 ,父母看情况不妙,一天下午带他到医院去复查,医生要其立即住院。此时已过了下午下班时间,医方人手不济,再则父亲怕影响他的婚事稍稍忧虑了片刻。患者意识到要第二次住院便快速冲出门诊室打的回家。手持斧头,踢门砸柜,四处搜寻妹妹不见,便守候在巷口。幸好妹妹当晚未归。次日晨,他叫母亲外出买香烟和食品,反绑父亲的双手,用斧头威逼:为啥要他二次住院?拿30万元让他跑出租,父母从此与他互不相关;从现在起,如果母亲迟回来一个小时就砍掉父亲一个指头。8时左右,营救的亲人冲开宅门,和“110”警方一起飞奔室内,只见他两眼血红,边朝外走边说:“人死了!去收尸吧!……”父亲俯卧床上,鲜血染红了棉被、床单,溅上了墙壁、天花板……110”警车将他强送精神病院二次住院。二个月后症状渐消,嚷着要回家照顾父母,挣钱还债。几次托人带忏悔信给父母,乞求父母、妹妹原谅他。

这位患者童年活泼可爱,聪明无恙。读初中后,14岁开发始性格渐变:内向、少语、孤僻、倔强、暴躁、缺乏亲情、感情冷漠、难以交流、主观意念强、疑心重。常常不问原因砸锅摔碗、冲门窗、毁家具。视家人如陌路人,不喊爸爸、妈妈,体罚、打骂妹妹。问其原因不答,好言相劝不听。父母一直误以为是性格问题,长大后会好的。错了,大错而特错!错误的根本是在他性成熟的时候,学校和家庭都忽视了必要的自律能力的培养,让他在学会性冲动的表达与抑制的同时,接纳自己的性冲动,信赖自己的机体,培养他的尊重意识。马加爵之所以会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堕落为穷凶极恶的杀人犯,其根本的原因也与之相同。

看来这位患者也许只能一辈子呆在精神病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