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仲明小屋
杨仲明小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464
  • 关注人气:15,3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情商研究的看法

(2009-10-16 09:14:04)
标签:

情商

精神生活

智慧

养生

文化

我对情商研究的看法

自上个世纪末对情商展开热烈的讨论以来,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对人的成功而言,拥有高情商比高智商更重要。不足的是,人们对情商概念的描述始终是模糊不清;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是局限从大脑的功能来阐述情商技巧。但我以为情商不全是属于大脑功能,它是属于整个人的;依据养生心理学原理,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状况决定情商。

西方学者在描述情商中所存在的缺憾,主要是受西方文化局限的影响。对于官能性疾病,或情绪诱发病,时至今日,在现代医学中仍是一个盲区。当你得了官能性疾病或情绪诱发病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往往是只看病而不治病。比如,仅仅告诉你:“你没有什么毛病,你的问题是由情绪产生的。”或者对你敷衍塞责说:“这是由于你神经紧张造成的。”这样不仅让你感觉不好,还会激怒你,使你产生对立情绪。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就是如此,而病人必定会再去寻找另外一个医生看病,如此恶性循环下去,病人终究得不到任何有效的诊治。至于从小时候开始,通过情商教育,增强孩子抵御未来被情绪伤害的能力,那更是云里雾里的想当然。所以说,有关情商的研究,总体上是把问题提出来了,让世人看到了情商的重要性。但如何通过教育,提高孩子的情商,却缺乏这方面的智慧。

其实,虽说情商只是近年来才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但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庄子就强调了生活智慧的重要性。为此,他讲了一个“农夫与桔槔”的故事:

人类凭借智力创造了无以伦比的现代物质文明,却无形中把自己引入了一个陷阱,以至于我们过分夸大了智力的作用,误以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甚至不假思索的、生搬硬套的、试图运用探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人类精神领域的问题。结果,物质文明进步的速度越快,人们的精神生活却越发的不快乐,整个世界也越来越充满了所谓“沮丧”和“忧虑”的哀败症候;当人类还执迷不悟,一味地想通过技术来消除精神上的痛苦,唯一的出路就是选用精神毒品。

情商技艺是属于精神生活领域的事,它需要的是智慧。需要的是你去行动,在行动中孕育智慧。即使你看了很多书,了解了丰富的有关压力方面的知识,你也许无法减少过激情绪对你的伤害,因为情绪调适不是凭借知识就能解决和事情。甚至说,它不是关于言语的事,而是要你通过行动,达到“勿言”,没有言语了,也就是静心了。也就是说,情绪调适需要静心发慧。也就是静心养生;也就是我今天所说情商技艺。

庄子曰:“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庄子·列御寇》)。庄子是说,懂得自然规律容易,达到忘言境界难。悟道而忘言,静心发慧者,活得自然,活得真实。了解规律把它用语言说出来,那是人为的表象,并非真实。远古时候的人,能够做到忘言,活得真实,没有人为的做作。用今天比较时髦的话说,提高智商相对容易,提高情商很难。情商技艺的最高境界是静心发慧。提高情商的目的,不仅仅是事业成功,而是要活得轻松,活得快活,活得自然,活得真实。

那么,怎样通过教育,提高孩子的情商呢?

世界上有两种知识:一种是知性的知识,另一种是体验性的知识,知性知识属于智力的范畴,而体验性的知识则属于生活智慧范畴,这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知识。情商技艺则归属于体验性知识。

而体验性的知识,其重要性在于它超越了主客对立的知识与觉察,这种主客对立的知识与觉察,是由于以自我做为知性的主体,来观察做为一个客体的所谓“自己”而得,由于体验性的知识超越了这个主客对立的知识,因此也就超越了西方的理性认知概念。

提高孩子的情商,关键在于增进孩子的体验性的知识,即在生活中丰富孩子的生活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