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的条件
(2009-09-20 07:16:06)
标签:
精神病后期预防治疗健康 |
治愈的条件
当整个精神学界还坚守精神病不可治愈的观念不放的时候,一个中国学者著书立书,确认精神病可以治愈,招致非议是必然的。时至今日,整个精神病学界的现状可同四个字来概括:愚蠢用药。反正是治不好的,错诊、乱治,甚至把人治死,也就不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一旦有人把事实真相揭示出来,他们不能再无所顾及错诊乱治,能不暴跳如雷吗?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我还得说精神病可以治愈。
精神病患者要想不再犯病,和其他正常人一样愉快的生活,就必须及早地接受精神病后期预防治疗。后期预防治疗的最佳对象是那些患精神病年限不长、连续大剂量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不超过3年的患者。但少数大剂量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超过3年的患者还是可以治愈的。我说少数,是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多年的患者接受后期预防治疗,要做到卓有成效是有条件的,其中主要的有三个:
第一,是信念。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多年且疾病症状得到抑制的患者接受后期预防治疗,患者及其亲属的信念,即患者及其亲属对养生疗法的信赖的程度,是后期预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患者在服用中药,调理机体脏腑阴阳,逐渐减少西药服用量的过程中,有一个由药物抑制来控制情绪向逐渐恢复自主性而由患者自身的意志来调节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情绪波动,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你缺乏信念,情绪波动会使你对后期预防治疗的态度就会发生转化,由信赖变为怀疑,态度的恶化极有可能带来情绪恶化,由正常变为不正常,由此而中止后期预防治疗。也就是说,在后期预防治疗中,患者及其亲属的信念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有一少女,在国外留学期间感到极度焦虑、躁郁和绝望,出现精神分裂的症状。其父得知,立马接她回国,送进精神病院住院治疗。住院治疗一月有余,部分症状得到抑制,家人便把她接回家,每半月去医院注射一针长效针,但焦虑、躁郁和绝望的情绪却无法根治。不久其父母带她来汉求医于我,接受精神病后期预防治疗。
初诊时,由于患者焦虑、躁郁和绝望的情绪缠身,意向性严重受损,完全失去学习的能力,却整日吵着要去国外学习,行为不能自律。
患者接受精神病后期预防治疗,服用中药及养生茶二十余剂,患者焦虑、躁郁和绝望的情绪得到根治,意向性得以恢复,又能每日静下心来学习,心境愉悦,情绪平稳,睡眠良好,照此下去,用中药及养生茶调养一段时间,患者便可完全恢复健康。于是,我向患者家人建议,不要再给患者注射长效针了!患者家人申诉,出院时已经买了4针,注射了3针,还有1针,希望把这一针注射完,因为一针要花一千多元。我也便同意再注射一针。
半月后,患者家人未征求我的意见,又给患者买了4针。我明确表示反对再给患者注射长效针。患者家人强调精神病医院的专家之说,说是长效针要坚持注射一年,否则就会再度发病!既然患者家人如此坚信精神病医院的专家之说,我也无话可说。更令我愤慨的是,不日患者又出现头晕症状,这本是长期注射长效针的副作用,患者家人却把它归结为服用中药的结果,竟问我近日所开方剂是否有误。此种情况下,只能终止我们之间的医患关系。
半年后,这位患者的父亲又打电话给我,希望我能再接受他女儿的治疗。我知道他女儿长期注射长效针已经严重地伤及五脏功能及内分泌, 但患者家人不愿说。所以我拒绝了。患者的父亲不解,说是哪有医生拒绝患者的。我说:“治疗精神方面的疾病人与治疗生理疾病不同,患者及其家人对医生的信任是关键!”患者的父亲辩解说:“杨教授,你误解了,如果我不信任你,怎么会千里带着孩子到武汉求医?”我说:“如果你们信任我,你女儿也就早已康复了。结果,你们要听精神病医生的。”患者的父亲说:“对患者来说,中西结合不是更好吗?西药控制患者的症状不再犯病,中药治本消除西药的副作用。”我说:“结果呢,所有功劳是西医的,而所有的不良反应是中医的。
数日后,深夜11点多,全家人都已入睡,患者的父亲突然打来电话,全家人都被吵醒了。患者的父亲说:“孩子近来血压出了问题,高压只有90,低压60不到,我们在当地找了一个老中医开了一个方子,想听听你的意见。” 血压出了问题,这是长期注射长效针,服用西药,伤及肝脏所导致的结果。随及他把中医方子念了一遍,其中有好几味健脾补气的药,服用的结果只会便患者更焦虑、躁郁,乃至行为失控,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但鉴于患者家人的态度及以往行为,我无法信任他们,所以不愿介入其女儿的治疗。我说:“你没有必要征求我的意见,我也不会发表意见。谁开方谁负责任。” 患者的父亲说:“杨教授,你是全国著名的专家,我们很尊重你,所以很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气愤地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如果尊重我,会深更半夜骚扰我的家人吗?”
第二,是经济条件。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多年的患者,由于反复发作,反复住院治疗,多年吃药,已耗尽了家里的积蓄,甚至举家借债。待看了我写的《精神病可以治愈》,看到精神病能治愈的希望时,已没有了治愈的经济条件。而这类患者接受后期预防治疗,完全康复需要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不是一二个疗程可以解决问题的,一般来说,大致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相应的费用是否能够承受?经济条件如何,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十分重要。
第三,是患者的亲属要有智慧,而不要太精明,太过于会算计。这话怎么说呢?因为精神疾病的治愈过程,是发掘患者自身的潜力,启迪患者的智慧,这需要一个有利于患者静心发慧的环境。而这个环境的创立,患者亲属的智慧是个关键。患者李岩在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近20年后,奇迹般地被治愈,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有一个无与伦比富于智慧的父亲。为什么又不能太精明,太过于会算计呢?因为太会算计的人很难信任别人。而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是后期预防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