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仲明小屋
杨仲明小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464
  • 关注人气:15,3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生心态调整之五

(2009-09-20 09:30:58)
标签:

考生

心态调整

记忆力

校园

考生心态调整之五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作为一名考生,最恐怖的莫过于在考场上突然出现脑子一片空白,没有了记忆力。即使你平日功课准备再好,倘若在考场上没有了记忆力,你将迅即陷入极度恐慌之中。因为此刻你读任何一道题,你就会发现,哪怕是读一句话的题目,读到句末便忘了句首,这样也就根本不可能读懂那道题的意思。

那些喜欢逃课的学生,或者是喜欢上课私下讲话的学生,大多是因为没有一个好记性,记忆力不好,听到后面的话,忘了前面的话,老师的课讲的再浅显易懂,他没办法把老师讲的前后的话连贯起来,依旧是听不懂老师讲的意思。所以只好以逃课或讲话来忘却听不懂老师讲课的恐慌。

更何况学习的整个过程,即阅读、听讲、计算、各种思维活动或者感觉,都是要以所接收的信息在记忆中保持良好为基础的。要想学好、考好、没有个好记性是不行的。既然记忆力这样重要,我们自然就想知道有关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如何提高你的记忆力?这就是本章要谈及的内容。

和健美运动能使人的肌肉发达起来一样,记忆力这个东西,也是可以训练的;训练功夫下得越深,它就会变得越健全,而如果对它用得少,它就会完全萎缩。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毫无疑问,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二者是密切相关的。众所周知,比方说,行为的自觉性、毅力、势达目的的决心、事业心和信心等对于健美活动的效果是影响甚大的。反过来,积极从事体力活动也就有助于提高脑力活动的效率。可见二者联系之密切。但同时也要看到,脑力活动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训练的条件和潜力方面都不同于体力活动。例如,体力活动实际上在任何时刻都可以进行,而脑力活动却往往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进行;体力活动在任何时刻都可以毫不困难地停止下来,而脑力活动要想象体力活动那样迅速停止下来则往往十分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都说明,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是大有不同之处的。总之,二者各有其规律性,机械地把记忆力训练同肌肉训练等同起来,是不对的。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研究情况表明,对记忆力采取机械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是根本无助于提高记忆效率的。在实验中,被试者一连几个星期背记书文之后,即在试验结尾阶段的记忆能力不如他们在试验开始时的记忆能力高。原因何在?很可能就在于:由于死记硬背式的记忆所“训练”的不过是那自发形成的记忆机制。这种“训练”,一方面会使人在心理上感到疲劳不堪,另一方面不重要的信息会使自觉记忆负担过重,结果就难以接收其他重要信息了。因为这种“训练”不但不能提高记忆效率,反而会降低记忆效率。也就是说,要想通过训练使记忆像肌肉增生那样增长起来是不行的。研究情况表明,提高记忆效率,不能搞机械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学习运用自觉、合理地组织记忆活动所必须运用的那些科学方法。

科学的训练方法首先必须考虑有助于改善记忆功能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时间问题。研究表明,记忆效率的高低与时辰有关。一般来说,凡是次日上午要派上用场的材料,放在头天晚上就寝前一段时间来记,其效率便特别高。而单就一个白天来说,则是上午8点至12点效果最高,午后一段时间效率显著下降,然后又逐渐回升。如果精力充沛,那么在晚上还可以回升到很高的水平。不过由于个人情况千差万别,上述这些一般规律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其表现是差别很大的。所以各人应当查明自己在什么时辰记忆效率最高,并在记忆力训练中加以利用。试验情况表明,在学习期间,每天晚上上床睡觉前将当天所学的一些重要的知识重新回忆一遍,第二天早上醒来后再回忆一遍,而后穿衣起床,按此方法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有明显的提高。

二是关于记忆力与年龄的关系问题。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记忆效率完全取决于生物学因素,也就是说,随着机体客观上不可抗拒的“生物损耗”,人的记忆力必然是越来越差。另一种看法是:占优势的不是生物学因素,而是社会学因素,所以在许多情况下上了年纪的人(6065岁)记忆力甚至比年轻人(2025岁)还要好。后一种看法有这样一些研究结果作为根据,即虽然机械记忆力确实与年龄增长成反比,但就某些专门的工作而言,上了年纪的人的记忆效率仍然是高于年轻人。

这两种观点都只有部分的真理性。不可否认,随着年龄增大记忆力的生物基质势必要逐渐损耗,人的智力在这种损耗过程中受害殊深。人脑物质连同其一百亿个神经细胞一起在人长到20岁时便基本上完全发育成熟了。同时,大家知道,神经细胞与人体其他细胞的差异之一,便是神经细胞死一个便少一个,因为它不能再生。在人的一生中,脑物质中的神经细胞每天不断地减少,日减数达数千个之多。还有,众所周知,核糖核酸这种在记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物质随着机体的衰老其合成速度也逐渐放慢。上述这一切都说明,生物损耗确实起着降低记忆效率的作用。

然而老科学家对本专业范围内的东西的记忆能力往往比后生之辈要强,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老科学家头脑中的专业知识具有更高的组织性,或者说,是因为老科学家自觉记忆中储存的信息质量高,因而他们能够比年轻的科学工作者更迅速、更准确地记忆和回忆新接触的东西。此外,也由于他们在精练信息方面的经验比年轻同行多。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老科学家在其专业范围内的记忆效率往往比其年轻的同行要高。但是这毕竟仍属个别现象,如果把它推而广之,得出一个“人总是年纪越大记忆力越高”的一般性结论,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然也不能忘记,记忆力是人的个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在记忆力训练过程中要考虑对记忆效率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如学生的事业心、情绪、学习态度、兴趣、性格特点、发育程度、健康状况,等等,在具体训练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忽视。尤其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学习工作习惯对于提高记忆效率的促进作用,往往是我们平时训练所忽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治愈的条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