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david寓言图画大师麦基英国 |
分类: 亲子阅读 |
以前的孤陋寡闻,真的不知道DAVID MCKEE这个大师。
主要也是因为比较少接触英文原装儿童图书的关系。偶然在香港图书馆给姐姐挑选了几本DAVID MCKEE的系列作品给弟弟阅读后,两姐弟都给作家笔下的有趣可爱的人物,颜色鲜艳的配图,生动的故事所深深地迷上了。我们大人也变成小孩子般,和他们一起阅读,一起学习,一起上网搜素作家的信息。
大卫·麦基(David
McKee)
英国知名图画书作家,在欧洲素有「当代寓言大师」封号。出生于英国西南方的小城—达特木。中学毕业后,随即进入普利矛斯艺术学院接受正统的绘画训练。他的绘画风格颇受Saul Steinberg和Andre Francois影响。小时候经常听母亲、老师说故事,耳濡目染的麦基,长大后也喜欢说故事给朋友听。
麦基擅长创造幽默有趣的故事和图画,让小朋友在快乐的情境中体验人生。他在作品中成功塑造出许多有趣的角色,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大象艾玛》系列,这套童书迄今已转译为二十多国语言,深受世界各地儿童喜爱。麦基目前过着近乎隐士的生活,一年中分别住在法国南部的尼斯、巴黎与英国伦敦。其中他最喜欢尼斯的阳光和那儿宽敞的工作室。
在整体图像结构上,David Mckee也喜欢尝试极端简单与极度复杂。《TwoMonsters》、《Not Now,
Bernard》都属于结构简单的。《Elmer》系列则是凸显主角的色彩与尺寸,让读者聚焦,也是一种简单。然而《Charlotte’s
Piggy Bank》、《I Hate My Teddy Bear》、《The Sad Story of
Veronica》则属于图像复杂的书。这些书的图像里头有许多丰富的元素,除了主角之外,读者会看到许多其它的角色、书籍左边与右边的对比、前景与后景的不同,常常要费力搜寻,才能在一大堆元素当中找到主角的身影。许多小细节都是反复欣赏才渐渐发现,找到其中的乐趣;而另一方面,除了主角的故事之外,藏在图画里面的,是许多同时进行的故事线,这些故事可能没什么道理,却也可能诉说各种人生,一切有赖读者细细品味。此外,David
Mckee的书中所呈现的立体感十分特殊。他会将三度空间转换成平面,所以同一张图有时需要转个圈才能看清楚。这增加了图像的阅读乐趣,但有时也会不小心迷失在图像里面忘记了主角。不过,有谁规定看图书说故事时,只能说主角的故事呢?
再看看David Mckee后期的作品,如《Mary’s Secret》、《Zebra’s hiccups》、《Isabel’s
Noisy Tummy》、《Prince Peter and the Teddy
Bear》。色彩饱和度明显比早期的作品饱满,也增加黑色的使用。在视觉效果上没那么柔和,可是在主题上却比较温暖与甜美,幽默依然存在,只是少了点讽刺。
除了图画之外,David Mckee所写的故事,巧妙运用了重复的用字、押韵或声音游戏,
所以即使书中文字不算少,但读起来别有一番乐趣,例如《Two Monsters》、《Isabel’s Noisy
Tummy》。此外,他常常在文字当中加上认知的概念,例如《Who’s a Clever Baby
Then?》当中有各种动物名字,而这些动物都可以在图画中寻找。
许多人认为图画书应该写给小朋友看,而被誉为“现代寓言大师”的David
Mckee则认为成人也可以看图画书,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够老少咸宜。或许这是为什么小朋友在David
Mckee的故事与图画中发现乐趣,大人也一样充满惊奇,而David
Mckee惊人的创作力与多变也让人佩服,不禁令人期待他下回会变出什么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