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灵魂
(2010-06-06 10:00:12)
标签:
美国人
文化底蕴
法国人
卢浮宫
自由女神像
|
分类:
负曝闲谈
|
城市,是需要灵魂的。
这个灵魂,源于城市自身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不能被称之为城市的。“市”是自然形成的,就像以前的菜市场,为了利益聚集到一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取更多的物质财富,是不需要多少文化掺杂在里面的。而“城”则需要有秩序有计划的建设和发展,不仅要有一定的硬件,更为关键的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否则,只能成为一个“大市场”,甚至是一座“空城”,即便是高楼林立,也会因为文化的缺失而失去灵性。
放眼看世界,美国是地地道道的“暴发户”。因其历史短暂,只能靠着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成为“一夜暴富”的土财主。有了钱就会财大气粗(美国人也有劣根性),说话的口气也不一样了,动不动还要往别人院子里扔几块“砖头”,穿着象征文明的西装,做着野蛮人的勾当。这是很让法国人瞧不起的,不是法国人比美国人多么富有,而是看不惯美国人的粗俗。众所周知,法国人一向是以浪漫著称于世的。尽管不如美国人显得强壮,但其小家碧玉式的文化底蕴却让美国人望尘莫及。历史短暂的客观性,使得美国人除了钢筋混凝土之外,竟没有一件像样的“遮羞布”,挺立在广场的自由女神像几乎成了美国文化的全部,与法国的卢浮宫相比,就像是一个粗鄙壮汉走进了圣洁的殿堂,总是显得格格不入,力不从心。当然,美国人不好惹,法国人也是知道的。所以,表面上称兄道弟,骨子里却是一百个不情愿。人家,知道坚守自己的“本钱”。
我们却恰恰相反,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已经糟蹋的差不多了。
尤其是近代以来,在坚船利炮的重击下,已经丢失了独有的文化魅力。总认为只要是外国的东西就是好的。加之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坐井观天,即便是在井口上停留一只乌鸦,我们也会当作凤凰来供奉。因此,对于一些飘洋过海的“舶来品”,不论美丑,往往是一律接纳,照单全收。外来思潮的冲击,使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还比不上老外的一部西部大片,沧海桑田般的历史文明被剥蚀得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深邃与厚重,这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一个城市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仅仅局限于靠高楼大厦装饰门面,没有了内在的城市韵味。那么,我们只能生活在迷失之中。
虽然,这种迷失只是潜移默化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