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胆”“力”“技”
(2009-08-20 00:04:06)
标签:
官兵军事技能心理训练课目杂谈 |
分类: 触类旁通 |
“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是武警部队的显著特点。着力提高官兵的军事素质,是确保中心任务圆满完成的根本途径。如何贴近执勤和“处突”实际抓好军事训练,始终保持训练中的“常盈之气”,练胆、练力、练技,就成为一线带兵人必须认真研究,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所谓练“胆”,就是培养官兵勇敢机警的作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拿破仑曾说过:“勇敢,是金钱买不到的……不是部队的数量给部队带来了力量,而是忠诚和豪气给军队带来了斗志。”可见,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完成任务的必备条件。大量事实证明,一个缺乏心理训练的士兵,即使军事技术再熟练,面对复杂情况也会手忙脚乱,甚至出现“胆怯、畏惧、恐慌”等心理。因此,要把心理训练渗透到正常的训练中,在“处突”演习、战术演练中进行求生训练,在擒敌技术中进行攻防训练,在勤务课目中进行应变训练,让部队经受强度、劳累、饥渴、恐惧等训练,逐步培养官兵勇敢、顽强、自控、独立等心理品质和稳定的心理定势,积极做好心理准备,时刻迎接危险、劳累、紧张、意外事件甚至死亡的挑战。
所谓练“力”,就是进行体能素质训练。俗话说“一力压百技。”体能素质是军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不仅代表军人形象,也是对敌斗争中增强威慑力的重要手段。武警部队的任务特点决定了许多情况下官兵要各自为战,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就很难适应任务需要。练好体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严格落实军事体育锻炼标准,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提高官兵素质。如突出五公里越野、400米障碍练耐力,单双杠、俯卧撑练臂力,百米冲刺、立定跳远、快速冲拳练爆发力,等等。通过不间断的锻炼,培养官兵强健的体魄。
所谓练“技”,就是具备娴熟的军事技能。这是军人对付暴力犯罪必备的“本钱”。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写道:“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战斗。”那么,依次推论,一次“处突”战斗也无非就是扩大了的搏斗。只有个人技能提高了,“处突”小分队才能真正发挥“突击队”作用,才能真正拉得出、联得上、打得赢。功夫者,工夫也。过硬的军事技能非一朝一夕而成,需要反复训练、精益求精方能达到。因此,带兵人要重视技术课目的精度训练,如应用射击、擒敌技术、攀登等,不仅练熟,还要练精,不仅要在训练场上练,还要模拟执勤“处突”场景练,多渠道训练官兵一招制敌、一枪毙命的过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