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2009-08-17 20:10:32)
标签:
阅微草堂笔记全盘否定安于现状创新精神纪晓岚杂谈 |
分类: 触类旁通 |
最近,笔者偶然看到一则故事,读后深受启发。
据清代纪晓岚所著《阅微草堂笔记》载:“阎罗王方录囚……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曰:设官以治民,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又曰:公一生处世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走之,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繁重而不举,非负国乎?无功即有罪矣!”
看罢这个故事,笔者不仅想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句话。有人认为,说这些话的同志与人无争,值得褒奖。然而,笔者对此却颇有微词。“无过”固然可喜,但如果建立在“无功”的基础上就不足取了。
当前,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如果思想仍停留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旧观念里,与时俱进,为经济发展服务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笔者认为,解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从主观上讲,要加强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从客观上讲,要为其创造良好的氛围,对那些开创意识强、干事创业的同志,各级一定要积极保护,多鼓励,多帮助,让想干事的人干成事。当他们工作上出现失误时,要一分为二地进行审视,不应以偏概全,全盘否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在问题出现时,应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加以克服,才能使他们在前进中少走或不走弯路。而对于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要加强教育,运用切实有效的手段,督促他们尽职责、干事业,绝对不能允许“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这种现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