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月20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演后谈文字整理分享

(2013-10-22 14:16:57)
标签:

杂谈

孟京辉:之前因为黄湘丽演过《桃色办公室》,一部戏里蕴藏了她很多的气质,我们在四月份开始琢磨是不是能把她的这些不同的气质融合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到五月份、六月份就有了一个雏形,我们也做了不同的尝试,甚至说在六月份的时候,黄湘丽一个人在排练场里自己琢磨,排了一版,但觉得效果不是很好。到了六月底的时候,她开始写歌,大家现在看到的她的弹唱都是她自己作曲,也用这样一个方法进入了茨威格小说精神的核心。黄湘丽也和我们的宣传总监去了爱丁堡戏剧节,看了差不多二十多出独角戏,她们也掌握了一些独角戏的内核。到了九月份我们正式开始做这个戏,请到了舞台美术张武,灯光设计王琦,经常和我们合作的多媒体设计王之纲,还有华山是我们的音乐总监,他也为这部戏作了几首曲子。正式的排练差不多是三个半星期左右,与此同时,黄湘丽还在演《恋爱的犀牛》的明明。从首演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一场了,这个戏在蜂巢剧场第一轮还要演二十五场,星期六的下午晚上各演一场,其实她挺累的,但是一直这么战斗下来了。
黄湘丽:这个戏是一个独角戏,之前我们也没有排过独角戏,所以我当时说要做这个戏的时候,现在都不敢回想,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勇气做一个独角戏。其实之前排了两版,但排的东西都让导演给推翻了,问题是导演也没怎么管我,他说你按照自己的想法排一下,我一个星期以后检查,我排出来了,导演说不行,然后就又给了我一个星期时间,他看了还是不行,其实导演给了我很大的空间。比如说作曲这一块也是,之前我并不会作曲,只是音乐感受好一点,因为导演的逼迫,打开了自己的另一扇门,当做出来第一首曲子的时候,非常高兴,除了演戏我又找到了另外一种方法来表达我自己,虽然写的歌现在还不到十首,但是通过这种方法渐渐的接近了剧本,经过两个月的时间给大家呈现出来这部戏,这个过程其实挺不容易的,但是挺快乐的。
观众A:我想问一下,有的时候演员会进入一种癫狂状态,有的时候又表现的很安静,我觉得一个人在那么入戏的时候再出来其实挺难的。
黄湘丽:还好吧,就是不要想太多,可以能够瞬间的进入一种状态然后再出来,这个其实也是一种技巧,没有那么难,现实生活中我也不那样。
观众B:您好,因为我之前有看过茨威格的原著小说,不知道您会怎么表达W先生,感觉他像是一个女人的幻想,她想的太美好了,但是今天看了以后觉得导的真的非常好,我想问您当时是怎么决定用这个剧本,然后做一个独角戏的?
孟京辉:应该说想过一些方法,我们的新戏都是星期四首演,星期天上一个戏演完,星期一装台,星期二、星期三所有的演员,舞美灯光进入,完成一个从排练场到剧场的一个转换,即使到最后我们还在想是不是W先生用一个影子或者用一束光来代替,我们想那样太简单,后来我们就决定让演员和观众共同想像这样一个形象,最重要的是黄湘丽引导出来的某种想像。当她用摄像机拍自己的时候,会有一个比她高一点的视觉,我们甚至觉得这就是W先生出现了,这样无形当中会更好玩一点,所以我们就用独角戏这种强烈一点的表达方式。
观众C:导演您好,我在外面拿了一个小册子,上面写着“最懂女人的作家,最不懂女人的导演”,所以你对这个自嘲是怎么看的,又为什么有勇气选择一个这样的剧本,还有在创作过程中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孟京辉:其实我选择这个剧本不需要什么勇气,反而我觉得拍成电影,徐静蕾更需要勇气,因为有好多东西需要再造。像话剧女演员在台上说台词,天然的就有种独角戏的感觉。我说我不懂女人,可能是两方面,但是懂女人可能只是让你的生活丰富一下,无论是《恋爱的犀牛》里的明明,还有我写的《关于爱情的归宿的最新观念》,都是我想象当中女人因该是什么样的。
观众D:两位主创好,这里面我最难忘的两个片段一个就是刚刚您说的演员在自拍时高一点的机位,我感觉是比较有冲击力的,另外一个我觉得就是“三次的相遇和三次做饭”,我其实很想听听导演对于这个设计是怎么来的?
孟京辉:其实这个应该从表演的层面来说。
黄湘丽:做饭这个,剧本上也有提到。
孟京辉:247页,提到了“早餐”,实际上我们有个依据,而做饭这个可以变成一种时光流逝,变成一种积累,变成一种食色相连的一种东西,出其不意,现实生活中黄湘丽其实做饭特别好吃。
观众D:我觉得挺奇妙的,不仅能看到表演,还能听到食材加热发出的声音,还能闻到那种香味。
孟京辉:对,那个味道是我们特别设计的,牛排里加了料酒,洋葱,红酒,还有一点点蒜,还有一点点意大利的罗勒叶,尽量让观众感觉到精致。
观众E:导演好,我想问一下,今天看了话剧,有一句话“盲目坚定的爱情观,会给人带来短暂的希望,但是长久是毁灭性的”,所以我想问问孟导对这种爱情观的态度?
孟京辉:像这样的形象都是文学家、艺术家想象出来的遗憾的美感,时间的美感,是一种错位的美感,所以要把她当作艺术想象力的心声,而不要当作现实的一个写照。之前有一位观众问如果我接到这样一封信会怎么想,我可能会很矛盾很暧昧,另外一个就是觉得太悲惨了,但是转而又一想会有些遗憾,无奈,永远都在这种复杂的感情里徘徊。作为女性,一如既往的付出,那种东西可能称之为爱,所以让我说她可能是一种文学的美感,在每个人的内心都产生出一种遗憾,和一种情愫,这就是一种文艺作品和人的空间关系。
观众F:孟导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十三岁的女孩,有一个狂笑,十八岁的时候有一个狂笑,就是这个狂笑让我不太舒服,我觉得十三岁的女孩她不会那样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看您《恋爱的犀牛》的时候,很感动但并不沉重,这个戏看完之后非常感动同时又很沉重,所以我觉得是不是能加些轻快的东西进去。
孟京辉:至于十三岁的女孩会不会这么笑,有时候黄湘丽这么笑,我们也需要把她的好多气质融到角色里。每个戏气质不一样,茨威格这个小说发生在北欧,那个地方很冷,飘着雪,大家可以看到舞台的设计,特别像三块破碎的玻璃,其实挺残酷的,因为有这个才把灯光做的很冷。有的戏可以改,像《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但这个戏不太好改。
观众G:黄湘丽您好,我看您的表演有很多癫狂的状态,要唱要跳,超负荷的一个工作的过程,你是怎么保持一个创作的激情,一种精神状态,高标准投入演出。
黄湘丽:说到这个,我演《恋爱的犀牛》演了一千场,知道一些方法能够使站在舞台上时是新鲜的,比如说在白天的时候做一些新鲜的事情,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或者电影,或者和朋友聊个天,从这些事情上吸取一些新鲜的能量,其实你把它当作重复的工作来做是很痛苦的,但如果把它当成一种全新的事情,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状态。
观众H:两位主创好,今天真的欣赏到一场很出色的话剧,我是从外地过来的,孟导很棒,但是我觉得总体的风格特别好,体现了人最本真的一面,这也需要一种大胆,女演员也很有张力和美感,我其实以前也是一个演员,今天看到这样一出戏,我向你们致敬,以后有机会我都会来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