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参加者:导演孟京辉 、主演丁一滕、张晓飞、钟文斌、朱金樑
孟京辉:谢谢大家参加《我爱xxx》的演后谈,我是这个戏的导演孟京辉,这边是我们4个主要男演员,我特别想让他们做一下自我介绍,同时再说两句话。
丁一滕:大家好,我叫丁一滕,这次参演《我爱xxx》过程是非常爽的,感觉自己成长了特别多。
张晓飞:大家好,我叫张晓飞,特别感谢大家来看这部没有情节的话剧,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钟文斌:大家好,我叫钟文斌,我是《恋爱的犀牛》中的演员,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多提宝贵意见。
朱金樑:大家好,我叫朱金樑。感谢大家来看《我爱xxx》这样不同于其他话剧的一部话剧,谢谢大家。
孟京辉:《我爱xxx》这个戏是我们1994年在东四六条的一个剧场的舞台上演出的。那是很冷的一个冬天,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公演。我们所有的19位演员加上现场的演奏,作曲家杨帆老师跟我们一起,我们在一起工作了大约四个星期多一点的时间,今天已经演了第十六、七场了,我们这个戏要演到6月30日。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们交流。
观众A:孟导你好,演员在舞台上有大段的集体的台词,觉得非常的了不起。那么多的台词,那么多的演员,说的那么整齐,是怎么做到的?
孟京辉:这个得问问他们。
张晓飞:我们在拍戏初期会做大量的练习,把大家的气聚到一起。
丁一滕:这个剧本里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不是那么晦涩的,掌握那种逻辑,就可以背下来了。
观众B:剧本里面有些台词是否具有象征意义?这个“集体舞”是象征着什么么?
孟京辉:这个“集体舞”也没象征着什么,好像集体舞代表着一种“集体无意识”,可能更多的是这种意思吧!对他的调侃,对他的回忆,对他的原来词语的延展,都是对现实的透射。
观众C:孟导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从头到尾60年代的那个思想意识特别强,包括你们对这种批判主义,但是今天在坐的我看了一下年轻人比较多,所以你是怎么把60年代的思想意识和现在的年轻人的这种审美也好,享受也好怎么样能结合在一起。你是怎么尝试这个的?
孟京辉:60年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60年代你可以想一想在法国发生了什么?在中国发生了什么?在洛杉矶发生了什么?在南美发生了什么?大家看到100万、100万、100万,一个激情四溢的一个年代,那个年代不代表那个年代出生的人,那个年代代表的是所有勇于探索和那种疯狂的思想的超现实的一种现实。一个奔放的年代,也是一个婴儿进入他们自己狂想世界的年代。所以这个年代是所有人说起来都群情激奋的。能从那里面得到一种人类进步的源泉。所以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那个时代所赋予得精神我觉得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也在努力地表达这样一种划时代的历史和自己内心的感知。谢谢。
观众D:孟导您好,我想问一下您排这个戏的初衷在哪?您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可能没太看明白。
孟京辉:你理解莎士比亚最早的时候他是想表达什么么?其实你也不理解,你理解毕加索在创作一副画你理解他为什么要画这幅画么?为什么马雅可夫斯基要写诗,我觉得都一样,没有为什么,就是想要说话,想要表达,想要把自己想到的这些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我其实不太明白,我们说得也都是中国画,你也肯定至少接受过高等教育。怎么会看不懂呢?哪你看不懂了呢?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观众D:我看到了几个片段,第一个片段表现了死亡出生的东西,第二段表现了很多人在做不同的事,后面就是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小段子,再最后我好像有的地方有点走神儿。
孟京辉:你前面说得都特对,我觉得关键就在再最后,最后那一部分,我们需要食物,我们需要爱情,我们需要这个,我们需要那个最后他们突然把目光转向观众说我爱你们这些杰作,我爱你们这些性格的人,我爱受够了的你们,最后这一段可能是你们不太理解的东西,这一部分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从我作为一个创作者,对别人问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对自我的反问。我觉得你看懂了,只不过你某种观赏习惯可能你一定要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好所事情是没有结论的。世界也不一定都有结论。但是整个世界进程种他的过程中的风景是最美丽的。我觉得你已经看懂了,挺好的。可能通过我说,你发现还有各种路径都可以来欣赏,这就是当代特别的概念,当代这种戏剧给人带来的快感和愉悦。有的是理性的、有的是灵性的,灵感的。谢谢你。
观众E:首先非常感谢台上所有的演员,真是太棒了!特别感谢孟导,当我们所有的演员用严肃的态度讲出看似轻浮的话语的时候,我看演员和我们观众都有好几次热泪盈眶,特别想知道孟导您是如何完成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的构建的。就是您是如何完成这中间的起承转合的。
孟京辉:刚才这位先生他说的这是几个块儿,他用什么东西串起来呢?其实就是用一种比较简单的东西串起来的,比如所有东西都是我爱,但是在一个很平的一个板上能有俩钉子钉在上面,整个木板的质感并不完全一样的,就是丁一滕他们的那俩段,其实那两段和整剧的风格不太一样,在宣讲中突然转到了一小段的叙事,但是马上就回来了,这是一个玩笑,或者是一种调皮,或者是一种我们的风格。如果我一个人的《我爱xxx》是一回事儿,所有人都在是另外一回事儿。当所有人都在场上的时候,你要集合所有人的能量,能量是在舞台上出来的能量,潜在能力是他们所有人跟剧本之间的咬合,他们没有这个咬合和剧本无关,就不行了。越到最后他们说出来的是自己的话。当他们说我爱你们这些掌声的乞丐,这是他们说的自己。特别重要的就是他们的爱,他们这些演员的爱。当然我们也删除了很多,我们在星期天下午我们有一个公开的一个活动,我们会把删去的段落拿出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一个戏的进展是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这样他们说得话才有力量。谢谢。
观众F:我爱xxx,这个我爱是起到您刚才说的钉子的作用么?
孟京辉:不是,我爱是刚开始的时候是我爱,说多了你就忽略这两个字,也可以是我恨,也可以是我fuck,我反正听到最后的时候这两个字已经没了。特别奇怪。你看到最后的时候,最后二十分钟,我爱你们这些中风病患者,我爱就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了那种你们这样的人,你们这样的人!但是这个我爱就没了,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语言的实验。
观众F:还有一个问题,话剧过程中,音乐和灯光比较,音乐的地位好像更低一些。
孟京辉:其实灯光和舞台同属于视觉,他们说的话和音乐同属于听觉,听觉和视觉实际上是一样重要的。只不过一种东西出现了,另一种东西藏起来了。有的时候音乐就突然出来了,视觉就没有了,有的时候作用你内心,挺复杂的。
观众F:您觉得现实主义是占据一种什么样的地位?
孟京辉:现实主义太容易被异化,被庸俗化了,在没有进行过咀嚼,就站在了所谓的现实主义的立场上,但岂不知现实主义踏实开放的,他是无边的,真正的一种美丽的现实主义,我崇尚的是美丽的现实主义,美丽的现实主义包含三个,首先包含了现实,另外包含了诗意,另外包含了音乐。可能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有审美洁癖的。
观众G:谢谢,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见到孟导很激动,我来之前做了一点点功课。了解到这个戏是19年前第一次排。我看到这个戏刚开头有很多历史性的东西,简单说就是旧一点的东西,演员又年龄普遍偏小,观众也多数都是年轻群体,我觉得演员在说那些历史性的东西的时候有一点让观众出戏。到后头的时候越来越自然,包括丢耳机那个,他们都很有自己的感觉。我觉得前面那些旧的东西让一些其他的人来演。
孟京辉:下次我来演。
观众G:对!你可以来尝试,或者让年龄稍大一点的,更有感触一点的。
孟京辉:我们可以让百岁,或者让二十个老头,二十个年轻人。哈哈,谢谢你。
观众H:我有一些问题想问下我们的演员,因为本身我也是学表演的,我知道这次导演是您,但是所有的表现都要都过演员。所以我特别想问问各位演员,演员可能更是这部戏的灵魂,所以我想问问各位从中收获了什么?
孟京辉:我觉得你说的对。肯定演员是灵魂,导演是个大脑。他有好多神经,和他们之间有牵挂,所以他们也愿意说两句。
朱金樑:简单、直接、强烈!这是我们一个戏的风格。因为我们年轻!我们不趁着年轻把我们想说的话说出来,真到一百岁我们就得像导演那种,错了!哈哈!所以我们就趁着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达成和观众的交流。
钟文斌:是这样。呼唤。可能是把他呼唤出来,唤醒了观众也唤醒了我们自己。就是你可能从一些句子里面感觉到一些你曾经有过的经历,你父辈的经历,所以我也从这里面找寻到我以前经历的一些时期。对于我内心的一个呼唤,我觉得我收获是很大的。
观众I:我听到前面有很多西方,为什么中国的比较少?
孟京辉:我们之前有一个1900年十大新闻,里边有两个和中国有关,一个是义和团,还有一个是高雅艺术进入上海滩,有这个,我们觉得太冗长了就删了。所以这个选择没有什么特别的规矩。谢谢大家。
感谢大家。生活的很多东西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愿意把我们这些美的东西分享给大家。谢谢。
孟京辉:谢谢大家参加《我爱xxx》的演后谈,我是这个戏的导演孟京辉,这边是我们4个主要男演员,我特别想让他们做一下自我介绍,同时再说两句话。
丁一滕:大家好,我叫丁一滕,这次参演《我爱xxx》过程是非常爽的,感觉自己成长了特别多。
张晓飞:大家好,我叫张晓飞,特别感谢大家来看这部没有情节的话剧,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钟文斌:大家好,我叫钟文斌,我是《恋爱的犀牛》中的演员,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多提宝贵意见。
朱金樑:大家好,我叫朱金樑。感谢大家来看《我爱xxx》这样不同于其他话剧的一部话剧,谢谢大家。
孟京辉:《我爱xxx》这个戏是我们1994年在东四六条的一个剧场的舞台上演出的。那是很冷的一个冬天,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公演。我们所有的19位演员加上现场的演奏,作曲家杨帆老师跟我们一起,我们在一起工作了大约四个星期多一点的时间,今天已经演了第十六、七场了,我们这个戏要演到6月30日。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们交流。
观众A:孟导你好,演员在舞台上有大段的集体的台词,觉得非常的了不起。那么多的台词,那么多的演员,说的那么整齐,是怎么做到的?
孟京辉:这个得问问他们。
张晓飞:我们在拍戏初期会做大量的练习,把大家的气聚到一起。
丁一滕:这个剧本里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不是那么晦涩的,掌握那种逻辑,就可以背下来了。
观众B:剧本里面有些台词是否具有象征意义?这个“集体舞”是象征着什么么?
孟京辉:这个“集体舞”也没象征着什么,好像集体舞代表着一种“集体无意识”,可能更多的是这种意思吧!对他的调侃,对他的回忆,对他的原来词语的延展,都是对现实的透射。
观众C:孟导
孟京辉:60年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60年代你可以想一想在法国发生了什么?在中国发生了什么?在洛杉矶发生了什么?在南美发生了什么?大家看到100万、100万、100万,一个激情四溢的一个年代,那个年代不代表那个年代出生的人,那个年代代表的是所有勇于探索和那种疯狂的思想的超现实的一种现实。一个奔放的年代,也是一个婴儿进入他们自己狂想世界的年代。所以这个年代是所有人说起来都群情激奋的。能从那里面得到一种人类进步的源泉。所以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那个时代所赋予得精神我觉得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也在努力地表达这样一种划时代的历史和自己内心的感知。谢谢。
观众D:孟导您好,我想问一下您排这个戏的初衷在哪?您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可能没太看明白。
孟京辉:你理解莎士比亚最早的时候他是想表达什么么?其实你也不理解,你理解毕加索在创作一副画你理解他为什么要画这幅画么?为什么马雅可夫斯基要写诗,我觉得都一样,没有为什么,就是想要说话,想要表达,想要把自己想到的这些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我其实不太明白,我们说得也都是中国画,你也肯定至少接受过高等教育。怎么会看不懂呢?哪你看不懂了呢?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观众D:我看到了几个片段,第一个片段表现了死亡出生的东西,第二段表现了很多人在做不同的事,后面就是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小段子,再最后我好像有的地方有点走神儿。
孟京辉:你前面说得都特对,我觉得关键就在再最后,最后那一部分,我们需要食物,我们需要爱情,我们需要这个,我们需要那个最后他们突然把目光转向观众说我爱你们这些杰作,我爱你们这些性格的人,我爱受够了的你们,最后这一段可能是你们不太理解的东西,这一部分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从我作为一个创作者,对别人问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对自我的反问。我觉得你看懂了,只不过你某种观赏习惯可能你一定要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好所事情是没有结论的。世界也不一定都有结论。但是整个世界进程种他的过程中的风景是最美丽的。我觉得你已经看懂了,挺好的。可能通过我说,你发现还有各种路径都可以来欣赏,这就是当代特别的概念,当代这种戏剧给人带来的快感和愉悦。有的是理性的、有的是灵性的,灵感的。谢谢你。
观众E:首先非常感谢台上所有的演员,真是太棒了!特别感谢孟导,当我们所有的演员用严肃的态度讲出看似轻浮的话语的时候,我看演员和我们观众都有好几次热泪盈眶,特别想知道孟导您是如何完成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的构建的。就是您是如何完成这中间的起承转合的。
孟京辉:刚才这位先生他说的这是几个块儿,他用什么东西串起来呢?其实就是用一种比较简单的东西串起来的,比如所有东西都是我爱,但是在一个很平的一个板上能有俩钉子钉在上面,整个木板的质感并不完全一样的,就是丁一滕他们的那俩段,其实那两段和整剧的风格不太一样,在宣讲中突然转到了一小段的叙事,但是马上就回来了,这是一个玩笑,或者是一种调皮,或者是一种我们的风格。如果我一个人的《我爱xxx》是一回事儿,所有人都在是另外一回事儿。当所有人都在场上的时候,你要集合所有人的能量,能量是在舞台上出来的能量,潜在能力是他们所有人跟剧本之间的咬合,他们没有这个咬合和剧本无关,就不行了。越到最后他们说出来的是自己的话。当他们说我爱你们这些掌声的乞丐,这是他们说的自己。特别重要的就是他们的爱,他们这些演员的爱。当然我们也删除了很多,我们在星期天下午我们有一个公开的一个活动,我们会把删去的段落拿出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一个戏的进展是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这样他们说得话才有力量。谢谢。
观众
孟京辉:不是,我爱是刚开始的时候是我爱,说多了你就忽略这两个字,也可以是我恨,也可以是我fuck,我反正听到最后的时候这两个字已经没了。特别奇怪。你看到最后的时候,最后二十分钟,我爱你们这些中风病患者,我爱就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了那种你们这样的人,你们这样的人!但是这个我爱就没了,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语言的实验。
观众
孟京辉:其实灯光和舞台同属于视觉,他们说的话和音乐同属于听觉,听觉和视觉实际上是一样重要的。只不过一种东西出现了,另一种东西藏起来了。有的时候音乐就突然出来了,视觉就没有
观众
孟京辉:现实主义太容易被异化,被庸俗化了,在没有进行过咀嚼,就站在了所谓的现实主义的立场上,但岂不知现实主义踏实开放的,他是无边的,真正的一种美丽的现实主义,我崇尚的是美丽的现实主义,美丽的现实主义包含三个,首先包含了现实,另外包含了诗意,另外包含了音乐。可能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有审美洁癖的。
观众G:谢谢,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见到孟导很激动,我来之前做了一点点功课。了解到这个戏是19年前第一次排。我看到这个戏刚开头有很多历史性的东西,简单说就是旧一点的东西,演员又年龄普遍偏小,观众也多数都是年轻群体,我觉得演员在说那些历史性的东西的时候有一点让观众出戏。到后头的时候越来越自然,包括丢耳机那个,他们都很有自己的感觉。我觉得前面那些旧的东西让一些其他的人来演。
孟京辉:下次我来演。
观众G:对!你可以来尝试,或者让年龄稍大一点的,更有感触一点的。
孟京辉:我们可以让百岁,或者让二十个老头,二十个年轻人。哈哈,谢谢你。
观众H:我有一些问题想问下我们的演员,因为本身我也是学表演的,我知道这次导演是您,但是所有的表现都要都过演员。所以我特别想问问各位演员,演员可能更是这部戏的灵魂,所以我想问问各位从中收获了什么?
孟京辉:我觉得你说的对。肯定演员是灵魂,导演是个大脑。他有好多神经,和他们之间有牵挂,所以他们也愿意说两句。
朱金樑:简单、直接、强烈!这是我们一个戏的风格。因为我们年轻!我们不趁着年轻把我们想说的话说出来,真到一百岁我们就得像导演那种,错了!哈哈!所以我们就趁着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达成和观众的交流。
钟文斌:
观众I:我听到前面有很多西方,为什么中国的比较少?
孟京辉:我们之前有一个1900年十大新闻,里边有两个和中国有关,一个是义和团,还有一个是高雅艺术进入上海滩,有这个,我们觉得太冗长了就删了。所以这个选择没有什么特别的规矩。谢谢大家。
感谢大家。生活的很多东西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愿意把我们这些美的东西分享给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