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骑密印寺

(2023-09-04 14:42:55)
分类: 骑乐无穷

不约而同,大家一致同意这个周末骑行沩山密印寺。自上个星期开始,我们这里就一直维持着阴雨天气,一整天的太阳很难见到,气温也降到30度左右,到了晚上,最低时不过20度,非常舒适的气候。上一个周六,我们骑行青水长寿村时,我穿的骑行衣都是短袖的,晚上睡觉前也不用空调降温了。据查,这两天天气好,大家兴致又高,就决定把两天都安排搞骑行,而沩山,可能隔了一段时间没有去了,都想着要去复习一回。

疫情是我们骑行的一个分水岭。以前,利用周末两天骑行周边一些地方较为常见,夏天里尽管太阳白辣辣的也毫不在乎。但疫情把这一切打断了,要出去有很多的限制,一般只能在县城周边骑骑,因为骑得少了,对火辣辣的太阳也格外的敏感。原来在夏天骑行到中午十一点半以后根本不算回事,而现在则是能够避开就避开了。还有,可能是年纪又大了一些,骑行的速度完全和以前没法比了,整个团队一整天骑下来,均速在十五六码,比之前慢了两三码。因为这样,骑行的人也少了很多,现在留下来的,算得上是骨灰级的爱好者了。除开卖车店主持的俱乐部,我们这个俱乐部是坚持得最好的俱乐部。虽然来自不同的单位,但大家有共同的爱好,在一起磨合的时间也较长了,相互之间非常的了解,除了骑行以外,平时生活上都有比较频繁的交往,成为了休闲时一个招呼就能聚拢来的集体。

这不,有一个因为周六上午要开会,可为了骑行,他老早就做了准备,计划好了开会结束的时间,把车子骑到了单位,会议一结束就立马赶过来,另一位骑友主动为他做伴。我们五个先行出发,他们两个直到会议开完十一点多才开始,这时候我们都差不多要到文田镇了。因为目的地的距离不算远,而文田到沩山只有三十公里,那我们就不慌不忙的在这里把中饭吃了再说。现在这条道整体上比较适宜骑行了,原来的坏路都已经修好了,只是雷鸣洞的采石场生意非常好,来往这里拖运石头的大型车辆很多,除了这一小段,这个骑道对骑行很友好,这也是我们隔一段就想要骑行这里的原因。其实对我来说,巷子口以后要骑到九折仑山口的九公里爬山公路,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近些年骑行这里,基本上没有一次性就骑上去的,每一次都要在中途休息一下,这次也不例外,哪怕只有两公里多就能到达山顶,但我还是感觉吃力,不想为难自己,就在那独自休整了一下。我这个见坡死的特性,没有因为骑行多了一些而有任何的改变,相反,我对它的认识越来越理性。我是爱好骑行,一点儿也不想折腾自己的身体,见好就收就是我现在的基本态度。

来这里的次数多了,失去了到密印寺广场去游玩的兴趣,尽管我们到达沩山打到了住宿的宾馆,我也没有到那里去打卡。关于密印寺及广场,之前有过描述,这里不再重复。由于这段时间气温降了下来,来这里避暑的人不多,准确地说是没有几个人,感觉来这里的游客除了我们,就没有其他人。当然,可能这里确实比较凉爽,静下来后,风吹到身上,有了丝丝凉意,比起我们涟源街上,确实更为凉快。今年这么快就进入到睡觉前不要降温的程度,应该是近些年里入秋最快的。一季稻已经是金浪铺地了,但双季稻正是打苞抽穗的时节,这样的气温,只怕会对收成有重大影响。没有了金灿灿的阳光,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绿色,虽然这是我们这里常态,可看起来还是令人赏心悦目,这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可能因为有了密印寺的仙气而显得与众不同。

第二天清早起床一看,不得了,天空中小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以致于我们到旁边的一个小吃店吃早餐都要冒雨前去。一查天气预报,整天都会下雨,要想骑回去就很难了。大家商量对策怎么回去,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意见,有三个人主张要骑回去,我们四个还是不想吃这个亏,要家里出车来接回去。等到上午十点,雨还在一直下着,中间没有间断过,那三个硬要骑回去的家伙,当真就把我们喊到宾馆门口,要我们欢送他们,就这样,他们冒雨往回赶了,而雨,一直就那么下到了十一点半以后。后来来接我们的车来到时,已经十二点以后,雨也差不多停了下来,等到吃完中饭后,路面才基本干了起来。老实说,我信奉队长的一个说法,出来骑车是来享福的不是来吃亏的,没必要冒雨骑这么远,对身体影响不好。当我们搭车回家,再小睡了一会后,他们也快到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釜底抽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