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釜底抽薪

(2023-09-25 14:41:19)
分类: 抚今追昔

空气质量差近年来一直是困扰我市的一个大难题,这几个月甚至一度在全省倒数一二名之间徘徊。以我们这样的常人来看,觉得城区的空气质量也还可以了,哪怕一个哮喘病患者也没有抱怨过,如果要是和周边的冷江来比,总是认为要超过它很多,因为那里基本看不到太阳,整天都是灰蒙蒙的样子。虽然我在这方面也算得上是一个小白,但一直非常关注我们这个地方环境的变化,也对近年来环境气候的变化相当满意,以为回到了小时候的年代。比如夏天里能时常碰到对流雨,仰望天空时有蓝天白云,夜晚闪烁的星星也非常的清亮,为什么空气质量就这么的差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可监控空气质量的两个观测点里的设备的客观性是不容质疑的,因为找不到原因,特意请来问诊的专家也没有找到成因,这个鬼到底是什么?涟源城区是一个坐落在东西走向的盆地里,南北的山脉把风阻住了,空气不能四处飘散,这样的地形地貌应该是空气质量上不去的最为根本的原因,不然不会全年都让此项工作陷入被动。在有桔杆焚烧的季节,野外焚烧就成为了罪魁祸首,从七月份开始要一直持续到来年的三月份,这是当前蓝天办确定的空气质量不高的主因。到底是不是这样,我无法确认。但这几天因为天气原因,下了一些雨,地里面比较湿润,烧火土灰的现象没有往常普遍,排名确实上升了,说明这个烧火土灰就是造成空气质量不高的原因。但这也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其它的因子要不变,比如扬尘,比如工地污染,比如烟雾排放等等要像天气晴好时一样的水平。但是,当这个季节过去的时候,空气质量也不见得就好,那又是什么原因呢?不得而知。

如果野外非法焚烧是造成城区空气质量不高的主因,那么,除了这个时段以外,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应对,是蓝天办要着重考虑的。露天焚烧,在我们这个地方而言,算得上是一个陋习了。不管什么,总是喜欢烧一烧,什么枯死的蔬菜梗、杂草、树木,橡胶,废弃的可以燃烧的东西等等。如果是冬天,他们还喜欢在户外烧一些可燃物如树枝,轮胎皮等用来取暖。至于烧火土灰,则是已经深入骨髓的习惯了,到了蔬菜梗枯萎的季节,人们就会把它们当成可燃物,伴和蔬菜土周边的土一起焚烧。千百年来,南北各地,这个农业时代的习惯,大家都在坚持着。我也知道,之所以像一个传统一样的保持下来了,一定有它合理的一面,比如,火土灰是一种非常好的肥料,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又能改变土壤的结构,还能把一些虫害消灭,那些废弃了的梗和杂草又能循环利用。可是,它产生大量的烟尘,特别当那些杂草和植物梗还没有干透的时候,更会让烟尘维持很长时间,从而产生大量PM2.5,影响空气质量。因为随意焚烧产生烟雾影响空气,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不在意,这段时间以来,有好几个单位因为装修等废物焚烧被处罚过,昨天就有一位老领导在自家屋顶上焚烧杂草,产生的那个浓烟啊,把半条街都熏到了。

既然问题的根本找到了,那么就应该采取针对性非常强的措施来应对。我已经在多个场合谈过自己的观点,要把禁烧工作当作是对传统陋习的挑战,要改变一个习惯,而且是全民拥有的习惯,肯定首先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一定要事先认识到它的艰难性和复杂性,这是一项持久的战斗,比拼的不仅是耐力,更有智慧和技巧。一定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项临时性的工作来对待,反对推行这项工作的或者对这项工作有其它想法的人比比皆是,包括禁烧工作的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也不见得就一定要把它们消灭掉,而是模糊、同情等。那么,在方法之前,就要有义无反顾的准备,要有打大仗恶仗的准备,从而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措施出台。像有些部门的做法,是令人寒心的,他们要么是把责任推出去,自己只想当裁判员,要么不深入一线出台真正有针对性的措施,而只是搞什么责任追究,霸蛮地以强势地位去压人,这么做,效果是难以保证的。

最应该做到的第一点应该是,把产生的堆放到了一起的蔬菜梗也好,杂草也好,安排人统一收集起来处理。看起来这么做非常难,其实如果认真一下的话,分到各个街道和社区,任务就不见得太大,在集中统一行动一次后,以后每个星期到这些有农业生产活动的区域巡查一到两次,再把堆起来的东西收集,也就比较容易了。没有了可以燃烧的东西,人们也就较少意愿故意去焚烧了。事实上如果这些东西不清理干净,人们还是会以不同形式把它们烧掉,其产生的烟尘照样要危害空气。

第二是宣传一定要做实做广。为什么单位也会有随意焚烧?为什么一些老同志也会烧东西?宣传不到位。什么通告啦,屋场会啦,典型安全通报啦,宣传单啦,各级会议布置啦等等,要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包括巡查的车辆上播放关于禁烧工作的公告,特别要针对那些喜欢做菜的老人,把政策和要求和他们解释清楚。

第三是组织起巡查,社区按网格包干,社区干部在其区域内每天巡查,看起来难落实,其实工作量真的不大,因为只有早晚这两个时段,人们最愿意烧东西,而他们只要出门在自己负责的地段走一下,只要有这个意识,基本就配合着做其它工作就做好了。街道也要分组巡查,驻村干部要配合社区一道到地头查看堆集的杂草等,发现问题及时制止。禁燃办通过集中观测点和面上巡查。有了这三道巡查网,对出现的烟点应该是可以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

最后当然是依法处罚。说真的,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同志,如果他们仅仅是烧一下火土灰就按法处罚,肯定会带来很大的难度。但对那些屡教不改的,案情重大的,单位发生的,当然就要处罚一下了,而且一定要依法处罚,然后以案促改。这是最后没有办法的办法,落实起来比较难,但在一定时候也不得不用。

做为一个分管禁烧的同志,对因为空气质量排名靠后产生如此重大的负面影响,我为此感到不值。领导的精力被牵扯的太多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受影响太大了,各相关单位的人为此的付出太多了。如果真的能按我的设想开展工作,我以为是刀刃是用在了锋口上的,而且有很强的操作性,而不是像某些一样空对空。与其像现在一样把精力放在巡查禁止上被动应对,根本不如像我的方案一样主动出击,釜底抽薪,把根都没了,这把烟还能产生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又骑密印寺
后一篇:遥遥领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