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意思都一样
(2023-05-08 10:10:54)分类: 抚今追昔 |
仅有一天的周末也被占用了,而且是不得不去应付的一个事。因为要征收一幢有三十个住户的私有房屋,而这幢房子有十七户是我单位的职工或退休人员所有,到目前为止,还有三户退休的同志没有搞入户调查,其他仅有一户在调查报告上签了字,其他的人都只同意了入户而没有签字,这样的进度已经令市委极度不满意了,所以,所属的棚户区改造指挥部决定利用周末把相关单位及责任人召集来召开推进会。这件事其实已经搞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但推进的速度确实比较慢,至今有三个户连入户调查都没有搞,那下步的工作就没法进行,而按市委的设想,要在一个比较大的活动举行之前把这个地方的项目进行实质性的推进,如果不加大力度的话,显然不可能达到目的。因此,新的指挥部就在想办法推进了,而且还把纪委作为追责的一把利剑使用,由纪委的书记作为这次会议的最后发言人。这样的安排,自然使得会议的气氛格外的凝重。
这个项目推进如此艰难,原因当然很多,大概有这么一些。一是这个地段确实是相当的优越,住户们不愿望搬迁或者期望值很高,同时,他们对拆迁的政策和做法又相当的内行;二是征迁方的一些做法或者政策不太明朗或者是逐步改变的,人们有抵触情绪;三是我们这些做思想工作的,对推进这项工作有模糊认识,对拆迁户有同情心理。我是第一次接触这个工作,本身对这个项目就有不同的看法,确实也同情拆迁户,又意识到做这个思想工作的难处,在工作的同时,内心里是真有所谓捉群众尾巴的念头,能够为住户们争取的利益,是无条件地偏向的。要不是因为组织压力,根本就不想趟这个混水。即使就是不涉及实际利益的入户调查,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效果还是这样差。
要按计划推进,就要有强有力的手段,那就启动问责追责的办法,这是现在常用的一招。把板子打在做思想工作的人身上,虽然想起来不是那么好受,但现在成了他们经常用的一个招数。这是市里的一个中心工作,单位理应配合支持,我们这些所谓的班子成员,也得服从。可这个工作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硬要我们把思想工作做通,这就勉为其难。可他们不管,在这个矛盾面前,他们只想穷尽能够利用的方法,把项目进行下去。我们要服从,要去开展工作,要把聪明才智用尽,这是应该的,可因为住户不配合,就要追究我们的责任,大家是想不通的。毕竟,对住户们而言,退步就相当于放弃真金白银,而我们又不可能补偿住户们认为的损失。要么是单位党组工作不力,要么是个人工作不到位,只要没有出现他们想要的结果,纪委就会出来搞事情。在现在的状况下,人们还真怕他们耍这个手段。想不通,是你自己的事,认为不合理,也仅仅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就这个事而言,主体责任肯定是住户,拿住户没办法,却把板子打给了做思想工作的人,有意思吗?
其实,类似这样的做法还真不少,可以说很普遍。有一句他们常说的话,叫办法总比困难多,你们总会有办法。问题是其实他们也没有办法,也不能给出指导,就是死霸蛮,不然就追责。以前在乡镇工作时,这方面最突出的是安全生产,往往对监管人员的责任追究比之企业主体,责任来得要更大。不是说监管人员没有责任,但主体责任一定应该比监管责任要大,要这样才算合理。而现实是,责任追究到监管人员身上要容易操作得多。只要是难以推进的工作,方法就是使劲往工作人员身上推,而主体往往相对轻松。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有很多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工作,或者说存在灰色地带的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得以推进。
不论怎样,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抱怨,想不通,都是没用的,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适应。勇敢地面对,积极地争取,或者换个说法,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吾心。努力了,勤奋了,或许还有转机,也能心安理得,否则,在当下,不可能有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