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标签:
书剑恩仇录翠羽黄衫霍青桐陈家洛香香公主杂谈 |
分类: 一吻江湖,与谁相伴 |
http://s6/bmiddle/61845e93gb07df3d85b52&690
一直以来,不爱书剑,只为霍青桐。 那个美好的女子,金庸这么写的,“丽若春梅绽雪,神如秋蕙披霜,两颊融融,霞映澄塘,双目晶晶,月射寒江”。可有人看出来了么,“春梅绽雪”、“秋蕙披霜”、“霞映澄塘”、“月射寒江”,这些词,俱出自红楼的《警幻仙子赋》。霍青桐,不过一江湖女子,竟得这般盛赞。 若她只是美,也就罢了,金庸笔下的美女,多不胜数,况书剑中还有她的亲妹子,那天仙一般、身带异香的喀丝丽,但,偏只有她,“美则美矣,风骨则立”。 长女。这二字本身,是否便是一种负重?所以霍青桐师从天山双鹰,习得三分剑术,惯于谈笑用兵,隐忍而刚强;同为公主的喀丝丽,却轻易得到所有人的娇宠,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眼中容不得半点杀戮与鲜血,宛若天山之上的雪莲,纤尘不染。 凭什么。我若是霍青桐,一定再不想管这个家——那回,喀丝丽逞无谓之勇,赴清营为使者,木卓伦便赞不绝口:“青儿,你看你妹妹真勇敢”;而你呢,立下多少汗马功劳,竟都让人熟视无睹。 也许对男子而言,喀丝丽便是最完美的女子吧,美若天仙,纯如婴儿,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激起无数人的保护欲。看那曾为霍青桐动心不已的陈家洛,不就是转眼之间,成了喀丝丽身边忠贞不移的爱人? 我却是只想知道,当热闹的偎郎大会进行到最高潮时,眼见自己呵护备至的妹子走向自己心中所爱的男子,青桐啊,你可曾望向天空,让那心碎的泪水倒流回心底? 连怨都不能,委曲求全到极点,竟还有人质疑、有人呵斥。 仍是那回,喀丝丽带着所有人的祝福和称赞出使清营,陈家洛自然作为护花使者随同前往。然后呢,哈,一个蜜里泡大的单纯小姐,一个书生意气的所谓大侠,不通政治也不知军事,就这么成了清军绝佳的香饵。这烂摊子,只能等霍青桐来一一收拾。然而她的殚精竭虑,却又换来了什么?爹爹不信她,兄长不信她,族人不信她,便是红花会中号称“武诸葛”的军师徐天宏,亦不能识她所谋。在人们猜忌的目光下,她的痛心,只能诉之于真主。而后,调兵遣将,从容不迫,“黑水河一役”,反败为胜,尽显她盖世才华。那一刻,梗在胸腔中多时的那一口心头血,终于喷出,含着无尽的悲愤与苍凉。愧疚何益?道歉又何益?从来,她所有呕心沥血的付出,就及不上喀丝丽的嫣然一笑。 于是,她自获得胜利的喜悦氛围中悄然抽身,带着满心的伤痕与仅剩的一点骄傲,藉着探望师父的名义,奔赴雪山深处。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一个人,于漫天的飞雪中,走出一条黯淡的路;一颗心,空空荡荡,再寻不到皈依。 我想,我到底还不懂得何谓情不自禁吧,所以我无法理解,霍青桐怎么竟会对陈家洛一见倾心。那个男子,固然是少年英豪,但除了个红花会主的名号,他武功不是顶好、才智不是顶好、人品也不是顶好,倒是霍青桐自己的锋芒,还远胜于他! 而陈家洛自己,却是这么反思的:“日后光复汉业,不知有多少剧繁艰巨之事,她谋略尤胜七哥,如能得她臂助,获益良多……唉,难道我心底深处,是不喜欢她太能干么?”她太能干,所以他不爱她了,这便是真正的理由。呵,青桐啊,你可知,这男人连胸襟气度,也远不及你。 可霍青桐的痴,让我心痛到无以言表——大漠之上,遭遇狼群的生死关头,她拦住陈家洛道:“你别去!宁可我死了,也不能让你有丝毫损伤”,尔后,果断地翻身上马,引开饿狼,只求妹妹与那个负心人脱离险境、此生幸福。书外,我只能咬着牙想,若青桐让饿狼撕碎,喀丝丽、陈家洛,你们竟也能心安?! 看到与我一般为之不平的读者写下这样的诗句:“苍天总为红颜妒,不教翠羽遇萧峰”。其实在我心里,萧大侠身边还是该伴着阿朱,一刚一柔,般配到举世无双;至于霍青桐,我想到了梁羽生笔下的吕四娘,一身武艺无敌于世,嫁的却是丝毫不懂武艺的沈在宽,温文尔雅,以大智慧包容她的一切。 最后,喀丝丽死了,陈家洛吟着美丽的诗句,黯然销魂。“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然而我,却难以为之悲伤了。或许,所有的心疼所有的怜惜,都已经在霍青桐呕出那一口隐忍已久的鲜血时用尽,再无剩余的分毫,能给予美艳无双的香香公主与风流倜傥的陈总舵主了。 结局呢,结局又如何?有人猜测,陈家洛与霍青桐,终还是结合了,在喀丝丽来自天堂的祝福下,也代表了两股势力的真正密不可分。我想说,我讨厌这种猜测。若我是霍青桐,咬碎了银牙,独行千山,也绝不嫁予陈家洛。 http://s10/bmiddle/61845e93gb07e4d78bf2c&690 |